廣西寧明六鄉鎮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
    2009-06-11    本報記者:張愛林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近日在廣西寧明縣採訪了解到,去年“黑格比”颱風形成的強降雨造成寧明縣出現多處嚴重地質災害,目前仍有6個鄉鎮3782人受地質災害隱患威脅,受財力、物力和技術等因素的限制,當地政府還無法全面對地質災害隱患進行徹底根治,只能啟動相應的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汛期已至,當地幹部群眾高度緊張,盼望上級部門盡快支持解決威脅隱患。

    威脅3000多名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2008年9月底,受強颱風“黑格比”引發的強降雨影響,寧明縣發生多起滑坡、塌方等嚴重地質災害,較重的險情達到61起,民房毀壞嚴重,雖然寧明縣提前進入警戒狀態,但最終還是有1人因災死亡。寧明縣國土資源局調查顯示,當前寧明縣存在較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共有21處,現已被重點監控。
    記者採訪了解到,寧明縣地質災害隱患最重的是距離中越邊境不到3公里的桐棉鄉桐棉社區,“黑格比”橫掃時形成災害的有9處,損壞民房129棟,22戶124人受災。桐棉鄉鄉長楊文寶説:“截至2008年底,桐棉鄉已發現大小不同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有30個,隱患較重的有5處。”
    在桐棉鄉政府大院東北面約300米處,有一塌方點緊靠商住小區,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住戶的樓房後山體已出現塌方,區域長約26米、縱深約15米、高15米,有6間樓房受到威脅,28名居民仍然在屋內居住。
    桐棉鄉桐棉中學宿舍後的山體滑坡是寧明縣21處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控對象之一。據桐棉中學副校長農建鋒介紹,滑坡體積約2萬立方米,學校男女生宿舍、教學樓以及多媒體實驗室都受到威脅。桐棉中學目前在校師生849名,今年暑假後還要擴招近1000名學生,學生上課、住宿已成為學校最頭痛的問題。
    而在寧明縣那楠鄉,政府工作人員每天都要檢查那楠商住區一滑坡山體的變化情況,這一滑坡體體積有2萬立方米,滑坡體下住有4戶居民。寧明縣國土資源局局長農桂葆對記者説,“目前這些地質災害隱患點分佈在寧明縣6個鄉鎮,正在威脅着3782名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

    受災群眾無力重建房

    從去年9月26日至今,寧明縣一直致力妥善安置受災群眾,但地方財力有限,難以應付搬遷、徵地、建村等費用,一些受災群眾現在也只能居住在邊防部隊的舊營房內,房租由財政支付。桐棉鄉那麼村那麼屯農民黃立宏對記者説:“去年的颱風夾着暴雨衝塌我家屋後的山體,屯裏共有9間房屋被沖毀,沒有地方住,政府安排我們來附近邊防部隊不用的舊營房住,一直到現在。”
    談到建新房,黃立宏説:“田地被埋,所有東西都被洪水沖走了,現在每個月還靠政府的30斤救濟糧過日子,哪還有錢建房?”記者在黃立宏住處看到,這個7口之家的農戶擠在三間舊營房內生活,室內空蕩蕩的,除一張床和一些救濟糧外,就沒有其它任何物件了。
    另一位受災群眾農愛娟家,2004年貸款2萬元剛建的新房被沖毀了,全家8口人現也住在營房。她説:“全家人也在謀劃重建房,但地基費用太貴,怕向銀行貸款建房以後還不起。”
    桐棉鄉副鄉長蘇永飛説,桐棉鄉山多地少,一畝宅基地售價要3到5萬元人民幣,按照國家現行的補助標準連地基費都不夠,群眾依靠自身力量建房難度很大。

    汛期將至地質災害隱患更加危險

    寧明縣地質環境比較脆弱,地質災害分佈廣,發生頻率高,受氣象因素影響,山體崩塌、滑坡等突發性地質災害時有發生。根據當地有關方面對2009年汛期氣候的預測分析,寧明縣今年雨季要到9月下旬結束,境內大部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均與降雨關係密切,但由於人為工程活動頻繁,地質災害隱患發生的範圍和頻率較可能略高於往年,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很嚴峻。
    農桂葆説,寧明縣現已實施縣、鄉、村、組四級防災聯動機制,加強汛期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檢查,防治地質災害隱患的各項措施已佈置落實到每個村屯,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由於上報的防治項目一直未見批復,目前,寧明縣只有自己盡力先對桐棉中學的後山滑坡體進行治理。

  相關稿件
甘肅永靖境內發生一起大面積滑坡災害 2009-03-10
農業部緊急部署低溫陰雨災害抗禦工作 2009-03-04
要求各地做好防範應對雨雪冰凍等災害工作 2009-01-16
廣西鳳山發生嚴重地質災害 2008-11-24
建立應對重大災害的緊急採購制度 2008-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