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國外低價轉基因大豆大量涌入影響,我國大豆主産區黑龍江出現了油脂加工企業停産、大豆預期種植量下降現象。專家認為,跨國糧商操控“洋大豆”低價衝擊我國主要目的,就是試圖把我國産大豆擠出市場,進而控制我大豆産業話語權,賺取高額壟斷利潤。國家應採取緊急措施,從生産、流通、加工等環節入手,保護我國大豆産業安全。
“洋大豆”寒流席捲我大豆産業
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大豆生産基地,每年大豆産量約佔全國總産的45%。記者調查發現,自2008年5月以來,進口大豆價格一再下降,導致加工國産大豆的民族油脂企業大幅虧損,紛紛限産停産,生存艱難。受此影響,産區農民大豆銷售艱難,而進口轉基因大豆豆油、豆粕卻趁機佔領本屬於國産大豆的市場,我大豆産業面臨生存危機。 中國大豆協會副會長、九三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田仁禮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當前進口大豆完稅價每噸為3000元左右,如按中央儲備大豆收購價格計算,黑龍江産區大豆為每噸3700元,以大連作為可比交割地計算,企業加工國産大豆比加工進口大豆一噸成本高900元。九三油脂年加工能力200多萬噸,如按中央儲備大豆價格收購加工,企業一年就將虧損20億元。 記者從黑龍江省大豆協會了解到,由於加工國産大豆賠本,黑龍江省大豆加工企業出現了全面虧損。特別是從去年四季度以來,黑龍江省大豆加工企業全部停收國産大豆,處於停産、半停産狀態。由於停産時間長,黑龍江省很多大豆加工企業原料收儲與産品銷售的良性循環已被破壞,甚至出現了工廠落成就停産的現象。黑龍江吉慶油脂集團負責人張恩志告訴記者,現在每加工一噸國産大豆就大約得賠七八百塊錢,加工越多賠得越多,因此企業去年建成的生産線直到現在還沒開工。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民族大豆加工企業停産,進口轉基因豆油、豆粕等産品趁機進入我國大豆産區。哈爾濱青禾科技有限公司是黑龍江省飼料産銷量最大的企業,運送豆粕的車輛每天都會在公司門前排起長隊。與往年不同的是,這些車輛大多來自天津、河北、遼寧等地,車上拉的是用進口轉基因大豆加工的豆粕。哈爾濱青禾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魏國生説:“以前企業用的都是國産大豆生産的豆粕,由於黑龍江大豆企業停産,公司成立十年來首次使用進口大豆豆粕。”據黑龍江省飼料工業辦公室初步統計,近兩個月來有大約30多萬噸轉基因豆粕進入黑龍江市場,佔領了當地80%的市場份額。 記者近期在走訪哈爾濱市一些超市時發現,略顯便宜的進口轉基因大豆油佔據了越來越多的貨架,而非轉基因大豆油品牌卻日益減少。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産業發展部部長王小語説,每年黑龍江省37家規模以上大豆企業能生産40萬噸豆油,而從去年秋後到現在只生産了不足8萬噸,市場供應出現較大缺口,給轉基因豆油倒流進黑龍江市場提供了條件。一年前,黑龍江生産的非轉基因豆油佔市場比例為80%,但目前轉基因豆油市場份額已佔80%,地産豆油份額不到20%,這表明“洋大豆”低價衝擊我國大豆産業的戰略已經收到成效。
跨國糧商是大豆危機“幕後黑手”
中國大豆協會副會長、九三油脂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田仁禮認為,進口轉基因大豆低價衝擊我國大豆市場,是跨國糧商欲壟斷中國大豆産業戰略的一部分。這些跨國糧商綜合利潤率都在10%以上,而中國大豆加工業利潤率不足2%,因此當中國大豆與國外大豆形成競爭時,跨國糧商就力圖通過價格戰擠垮我民族油脂加工企業。由於進口大豆定價權掌握在跨國糧商手中,他們在中國建廠,是為了把中國作為國際貿易利潤轉換的鏈條,一旦中國油脂企業被全部擠垮或兼併之後,跨國糧商將徹底主導我大豆産業話語權,依靠壟斷優勢,在中國市場攫取高額壟斷利潤。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産業發展部部長王小語告訴記者,在跨國企業雄厚資本衝擊下,黑龍江油脂企業市場份額越來越小。1995年前後,黑龍江龍江油脂企業豆粕、豆油銷售範圍可以輻射到廣東沿海地區,2003年前後只能輻射到河北省,2007年以後,豆粕銷售區域大多限制在黑龍江省內。而與此同時,進口轉基因豆油卻越來越多地擺上黑龍江省超市貨架,豆粕産品也於近年打入黑龍江市場。目前黑龍江省油脂企業雖然停工停産,但每戶企業每月仍舊要支付數十萬元管理費用,一旦這些企業資金鏈條斷裂,外資企業趁機控股,國家大豆産業安全將受到威脅。
限制國內外企業加工進口大豆能力
針對當前大豆産業危困形勢,黑龍江基層幹部、豆農和有關專家呼籲,國家應盡快採取綜合措施,促進我國大豆産業平穩健康發展。國家應緊急採取措施,控制進口節奏。在我國當前大豆加工能力已經嚴重過剩的情況下,要堅決限制國內外企業再度新建和擴建以加工進口大豆為主的加工能力,給國産大豆留下生存空間。 田仁禮認為,國際糧商在掌控大豆壓榨行業話語權之後,現在開始向大豆收儲物流業和其他糧油行業滲透,試圖通過控制大豆上下游相關産業進而達到控制整個産業鏈條,賺取超額利潤。國家應建立健全大豆收儲審批制度,參照大豆加工行業管控措施,對外資企業進入國産大豆收儲物流領域進行監管。 專家建議,國家應積極鼓勵有條件的民族企業“走出去”開發境外大豆資源。根據目前國際形勢和國內需求現狀,國家應制定大型農産品加工企業走出去的鼓勵政策,打破跨國糧商對大豆市場的壟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