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研製出首個自主知識産權氟喹諾酮類新藥
    2009-05-20    記者:楊金志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上海電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悉,由我國科學家自主創制的第一個一類氟喹諾酮類抗菌新藥——“鹽酸安妥沙星”已研製成功,最近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藥證書,即將上市。
  氟喹諾酮(沙星類)是目前我國抗菌藥物三大主力品種之一,市場規模達100億元左右,對保障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發揮着重要作用。我國自1967年就仿製了第一代藥物萘啶酸,但在長達40多年的時間裏,我國一直沒有自主研發的該類新藥上市。目前臨床使用的20余個沙星類老品種,存在抗菌活性不強、代謝性質欠佳或副作用較大等缺陷,急需換代新産品。
  “鹽酸安妥沙星”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創制的第一個氟喹諾酮新藥,是國家實施“重大新藥創制”重大科技專項取得的成果。
  “鹽酸安妥沙星”的研製歷時十餘年。依託於國家藥物創新體系的建設,特別是“九五”、“十五”以來“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重大專項的支持,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從1993年開始,對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合成方法學、構效關係、成藥性等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2009年4月,新藥“鹽酸安妥沙星”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新藥證書,即將上市。
  “鹽酸安妥沙星”也是我國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開發創新藥物的一個成功範例。2001年安徽環球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接受安妥沙星專利轉讓,開展Ⅰ、Ⅱ、Ⅲ期臨床研究,産研結合,加速了本品研發上市的步伐。
  相關稿件
中醫藥行業擺脫“尷尬”不能操之過急 2009-05-18
讓中醫藥成為國家優勢 2009-05-11
專家:8500億元 並非所有的醫藥公司都沾光 2009-04-10
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發展趨勢向好 2009-04-03
建醫療賠償基金為醫藥事故擔責 200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