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
8500億元絕大部分用於基層
財政部官員詳解醫改“方程式”
2009-04-09 本報記者 何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寧夏固原市開城鎮三十里鋪村村醫馬淑義在為患者看病。
寧夏2009年正式啟動“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衞生服務”試點,寧夏銀川市、固原市農民到村衞生室治療常見病每次只需支付1元藥事費。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根據新近公布的醫改實施方案,未來三年醫改五項重點改革各級政府需要投入8500億元,很多專家把這一大筆投入及其構成稱為一個“方程式”。在4月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王軍從三方面就各級政府擬投資8500億元資金的具體構成、投向、落實等進行了詳細解讀。
王軍指出,8500億元將首先用於確保支持五項重點改革,8500億元是未來三年投入的總計。王軍強調,這是筆增量資金。這也是權威部門首次對“8500億元是增量還是存量的問題”進行明確回答。
8500億元是增量主要用於五項改革
首先,王軍從概念上對8500億元進行了剖析:“8500億元的投入是政府投入,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王軍&&,8500億的投入是未來三年投入的總計,是增量資金。
王軍指出,8500億元將首先用於確保支持五項重點改革,而除此之外的其他醫療衞生事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如優撫對象的醫療補助經費、公費醫療經費和各級衞生行政部門的運行經費等,未來三年,各級政府財政還會繼續安排並相應增加支持。
王軍説:“對於五項重點改革,主要體現在‘五個基本’方面。一是建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二是建立基本藥物制度,三是健全基本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四是健全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體系,五是用三年時間探索出一條公立醫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據介紹,增加的8500億元投入是測算數。至於未來三年每年的實際投入數,要通過各級政府的預算來進行安排,經過法定的程序予以確認。王軍説:“在未來三年當中,可能各項支出間的結構、比例、順序,及一些具體數字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做一些相應的調整和完善。”
中央投入增加絕大部分用於基層
王軍&&,在未來三年增加的8500億元投入中,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的比例為4:6。與過去三年27:73的比例相比,未來三年中央政府投入的比重明顯加大。
醫療衞生服務存在供需雙方,患者等屬於需求一方,而醫療衞生機構等屬於供應一方。王軍説:“在新增的8500億元中,2/3將用於需方,1/3用於供方。投入供方的錢,其着力點也主要是提升基層醫療衞生及專業公共衞生機構和人員的服務能力與水平,使供方能夠更好地向需方服務。”另外,8500億元絕大部分將用於基層,重點向中西部傾斜,促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逐步均等化。
保證及時足額監察部將介入監管
王軍&&,將通過明確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投入責任,改革投入機制,加強績效考核,強化監督檢查,提升管理手段這五項措施來保障8500億投入到位、用得明白。
“我相信這筆投入能夠及時、足額到位。因為在測算的時候已經考慮到地方政府的財力情況了。”王軍介紹説,目前,地方各級政府已經把加大衞生投入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擺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此外還將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採取“以獎代補”、“中央補助資金與地方投入挂鉤”等多種措施來調動地方政府投入的積極性。
據了解,目前監察部已加入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並將會對資金的投入和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