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科技園區建國家首個自主創新示範區
    2009-03-23    本報記者:岳瑞芳 張舵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20日獲悉,國務院已於近日批復同意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是國內第一個自主創新示範區。
  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趙弘認為,國務院對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批復賦予了中關村新的歷史使命和新的戰略定位,必將使中關村在創新型國家建設中再展宏圖。對於聚集在中關村園區內的公司而言,也是一大“利好”,意味着將有更多的政策&&,創新環境更加優越,在更高的平台上先試先行。

園區內將開展股權激勵試點

  據了解,在批復中,第一條政策就是在園區內開展股權激勵試點。依據批復,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範圍內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將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股權和分紅權激勵的試點。
  此外,在中關村科技園區範圍內的院所轉制企業以及國有高新技術企業中,還將進行股權和分紅權激勵改革,還可對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施期權、技術入股、股權獎勵、分紅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
  所謂股權激勵,是指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形式給予企業經營者一定的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的一種激勵方法。
  就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而言,由於其高度依賴人才資本、風險大收益也大的特點,與股權激勵制度天然接近,因而對這一制度的沉浮、爭議也格外令人關注。
  據記者了解,2006年,中關村已先行實施了國有股權激勵試點工作。試點中,股權激勵的人員範圍被限定為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即企業關鍵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開發項目的負責人,對企業主導産品或核心技術作出重大創新或改進的主要技術人員。
  趙弘&&,與2006年相比,此次實施的股權激勵機制範圍更廣,把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高等院校、科技院所和企業都納入在內,激勵方式涵蓋職務科技成果、股權和分紅權激勵等多種形式;對中關村園區的創業者、高級白領而言,股權激勵機制也使得創造、創新與收益之間形成更緊密的&&,有助於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  批復稱,關於激勵試點,將由財政部、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具體實施辦法。趙弘認為,這將有效避免由於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而無法發揮應有的激勵效果。

企業融資能否由難變易

  作為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聚集地,融資難歷來是困擾中關村飛速發展的一大瓶頸,其中尤以貸款難為甚。
  不僅如此,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專門針對或比較適合科技型企業的融資産品也相當匱乏。據趙弘分析,這其中固然有諸如企業規模小、抵押能力差等企業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金融機構産品創新的不足。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只有21.6%的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企業設立了專門的金融産品,在沒有設立專門金融産品的金融機構中,也只有30%的機構有設立産品的打算。
  據悉,為了緩解企業融資難,2007年9月,北京市曾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中關村科技園區企業信用貸款試點,放貸規模超過4億元,但對廣大飽受資金饑渴的企業而言依然是杯水車薪。
  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務院批復的第二條政策即是允許中關村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點。比如,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鼓勵銀行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建立適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專家參與的風險評估、授信盡職和獎懲制度,開展知識産權等無形資産質押貸款的試點等。
  對此,中關村園區管委會投融資處處長邵順昌在採訪中&&,批復中雖然很多內容前期都有研究,但建設自主創新示範區將很多的可能性都變成了現實,有助於中關村進一步探索建立與知識經濟、與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特點相適應的金融體系,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比如,在這個過程中,銀行方面就需要探索差別化監管的問題,”邵順昌説。他認為,對中小科技型企業貸款,銀行一定要放寬風險容忍度,對貸款的不良率實行差別化監管,同時政府再給予銀行一定的補貼。通過這種探索,逐步解決中小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相關稿件
中國式“硅谷銀行集團”將正式掛牌中關村 2009-03-23
中關村商家"寒冬"中尋找機會 2009-01-07
五家中關村科技企業今日集中掛牌代辦系統 2008-10-28
讓中關村與世界重要科技園區聯手 2008-06-11
“中關村企業走進東盟”主題活動周正式啟動 200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