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3-12 記者:李佳鵬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中國軌道交通建設的高速發展,在給人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其噪音震動等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應盡快解決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首都經貿大學副校長郝如玉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郝如玉代表説,作為解決交通擁堵的重要手段,軌道交通是各大城市優先發展的公共基礎設施,但車輪撞擊、車輛振動等對沿線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産生巨大噪音污染。 據了解,國際相關技術已經可以很成熟地解決此類問題,如日本的梯形減震軌枕技術和德國的浮制式減震技術等。但由於造價略高於普通軌枕,國內建設單位在“省錢”還是“擾民”的抉擇上,大多選擇前者。 郝如玉建議,盡快召集各軌道規劃、環評及建設單位,組織並聽取國內外專家意見,對在建或規劃中的軌道交通進行集中普查,採取強制措施,確保環保降噪全線達標,改善居民環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