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購車的新用戶居多 促中國汽車市場升溫
今年産銷增長有望達到10%
    2009-03-08    本報記者:洛濤 邢梅    來源:經濟參考報

    [《經濟參考報》兩會報道特別策劃:信心中國]

  今年,政府明確&&支持汽車産業,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相關政策接連&&。
  有關專家認為,中國與美國等傳統汽車市場相比,新車消費的比例要高得多,這對中國是一個有利的因素;在多個政策的刺激下,今年汽車市場的增長有望達到10%。

汽車剛性需求仍然強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年1月份的産銷量數據顯示,1月份,汽車生産65.88萬輛,環比增長5.07%,同比下降20.22%;銷售73.55萬輛,環比下降0.83%,同比下降14.35%。雖然銷量同比還是下降,但是比去年12月份還是有了起色。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説,中國的購車者基本上仍以購置第一輛車為主。一般來講,經濟不太景氣的時候,更新用車和增購用車會延期,但是對於第一次購車的新用戶,只要他具備購買能力,他就會購買,結婚、小孩出生等原因都會促使這部分消費者去買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部部長馮飛&&,去年商用車的下滑是投資下滑造成的,而乘用車的下滑主要是消費的信心不足。中國與美國等傳統汽車市場相比,新車消費的比例要高得多,汽車消費有一定的剛性,消費者購買的慾望比較強,這對中國是一個有利的因素。

家用汽車消費傾向小排量

  1月份,燃油稅新政和1.6升及以下排量車輛購置稅減半等政策效果初步顯現。
  在乘用車1.6升以下品種中,産銷環比呈現較快增長,尤其是農村市場消費較多的“小麵包”等交叉型乘用車産銷環比和同比呈現雙雙增長,明顯好於其它品種。
  2003至2008年間的數據顯示,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轎車佔我國轎車銷量的主要部分,其中2008年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轎車銷量為311萬輛,佔總體的60.5%。這意味着購置稅減半的新政策將使6成以上的轎車市場受益。
  徐長明認為,購置稅減半政策對提高消費者購買信心有很大的作用,購置稅減半政策的效果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銷售量增長;二是改善汽車消費結構;三是將促進自主品牌的發展,自主品牌的汽車中1.6升以下産品佔比為60%至70%,受益明顯。
  “我們一直希望市場消費向節能、小排量、環保的車型轉變,但是多年以來也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購置稅減半的政策效果要好很多。”他説。

今年産銷有望增長10%

  汽車市場釋放出的積極信號顯示,前一階段密集&&的一系列政策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從去年12月份開始,成品油價持續下調。今年1月1日開始,在保持原有油價不變的基礎上,取消養路費,實施燃油稅;1月14日,汽車産業振興規劃&&;1月20日開始,1.6升及以下乘用車購置稅開始減半徵收;3月1日開始,汽車下鄉補貼政策也逐漸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政策的效應還有一定的滯後期,但是市場仍然樂觀。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小虞&&,如果沒有汽車下鄉等振興汽車産業的政策,今年汽車市場的增長可能在5%,現在有望達到10%。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也認為汽車市場的增長將高於他此前的預期。
  馮飛認為,10%的汽車産銷增長對於中國非常重要,汽車業每實現一個單位的增加值,GDP就相應實現2.73個單位的增加值。雖然今年汽車業要保持12%左右的增速比較困難,但是出於GDP“保8”的需要,至少要有10%的增長。

  相關稿件
中國汽車市場不排外 北京進口汽車展如期辦 2009-02-19
中國汽車市場為何風景獨好? 2009-02-16
兩年內,中國汽車市場世界第一? 2009-02-13
中美汽車市場不能以單月銷量看高下 2009-02-11
春節期間北京汽車市場呈現出熱鬧的景象 200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