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創建世界設計之都 進軍全球創意市場
    2009-03-06    本報記者:王傳真 吳俊    來源:經濟參考報

  深圳華強集團自主設計的文化主題公園模型。新華社發
  2008年底,深圳市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設計之都”稱號,正式加入國際設計平台,進軍全球創意市場。
  經過近30年發展,深圳目前正致力於從製造型經濟向創意服務型經濟轉型,把發展設計産業作為提高産品附加值、推動産業升級的抓手,將設計覆蓋生産、銷售和服務等所有環節,提高了企業和城市的競爭力。

設計産業勇當城市發展先鋒

  深圳市很早就確立了“設計是産業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早在2004年,深圳市就在“文化立市”的城市發展戰略中提出了構建“設計之都”的目標,為包括設計業在內的創意産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引導創意企業走向市場。目前深圳設計業在中國乃至亞洲都具有領先和引導優勢。
  據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京生介紹,深圳現有6萬多名設計師和6000多家較有實力的設計企業,涵蓋平面設計、工業設計、建築設計、動漫設計、軟體設計等10多個領域。深圳目前已擁有田面設計之都産業園、OCT Loft、深圳動漫一條街、怡景動漫産業園等10多個創意設計基地,為園區內的設計師和企業提供版權交易和投資諮詢等高附加值服務。
  為推動深圳的文化産業“走出去”,深圳市於2006年啟動申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的工作,並於2008年11月19正式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的“設計之都”稱號,成為世界第六個由聯合國命名的“設計之都”。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加入網絡的創意城市作出的承諾,今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把深圳的設計産業置於全球的設計産業平台上,培訓深圳本地文化創意人士學習商業技能等。
  近年來,深圳已先後舉辦多項文化盛事營造城市文化氛圍,其中包括每年舉辦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創意十二月、讀書月等。借助多種形式的文化建設活動,深圳的文化土壤日益肥沃。目前深圳已制訂《文化産業發展規劃》,重點扶持創意設計、動漫游戲、數字視聽、新媒體等與高新技術産業相融合的新興文化産業,力爭把深圳建設成文化産業發展的中心城市和先鋒城市。

設計産業成為新的增長點

  以文化産業發展來探尋現有經濟結構轉型方向,是深圳市一項長期的城市發展目標。近年來,深圳市文化産業快速發展,成為全市繼高新技術、金融業、物流業之後的第四大支柱産業,而設計業對文化産業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
  目前深圳的珠寶産品設計總值佔全國70%,全市設計業的年産值超過130億元;2007年深圳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460.05億元,佔全市GDP的6.8%。今年深圳又提出在未來5至10年內,文化産業比重達到10%,與創意産業大國英國相當。
  深圳的田面設計之都創意産業園是一個以設計推動城市産業升級的成功案例。田面設計之都選址深圳市田面村,建築面積4.78萬平方米,由田面村10棟舊廠房改造而成。創意産業園建成之後,田面這個昔日城中村一改過去産業低端的狀態,從缺乏升值空間的“地租式經營”模式,飛躍成為可以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帶旺周邊環境的創意産業核心地帶。
  據田面設計之都創意産業園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有數百家企業申請入駐田面設計之都,一期入駐企業近100家,其中全球排名前50名的大師中,有9位在此設立了工作室,包括德國著名工業設計師路易吉克拉尼、日本工業設計師田中浩昭等。

推動城市産業轉型進軍全球創意市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全委會主任章新勝日前來深圳考察時談到,中國今後産業發展附加值最高的就是設計,深圳應當大力發展設計産業,使設計産業成為深圳政策優勢消失後的替代增長點,通過提高産業附加值不斷推動城市的産業升級,進一步強化深圳的文化軟實力。
  深圳市市長許宗衡認為,深圳目前正處於進一步推進産業升級轉型的新的關鍵時期,此次深圳加入“全球創意城市網絡”並獲得“設計之都”稱號,將促使創意産業的人才、資本和各要素進一步向深圳聚集,對深圳未來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使深圳各界達成從速度深圳、效益深圳到創意深圳轉型的共識。
  專家建議,深圳應當開闢深港合作的新領域,利用深圳毗鄰香港的優勢,以及30年來大量吸引香港資金、人才、管理等資源建立起來的人脈和經濟紐帶,利用深圳獲得“設計之都”稱號的機遇,深化兩地合作的層次,在支持香港服務業轉型和發展的過程中,迅速提升深圳的産業升級步伐,發展本地設計服務及設計管理業。

  相關稿件
原總經理騙貸 深圳機場被判擔責 2009-03-04
深圳市中小企業再擔保中心正式掛牌運作 2009-03-03
深圳2008年住宅空置面積同比增加一倍以上 2009-02-27
深圳設計:特區政策優勢淡化後的新增長點? 2009-02-27
深圳海關:大膽創新 率先推出總擔保模式 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