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來自民企的代表委員:不裁員不減薪不拖欠是民企對社會最好回報 |
|
|
|
|
|
|
| 2009-03-05 本報記者:鄒偉 譚劍 王文志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來自民營企業的三位代表委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作為得益於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應該在國家出現經濟困難、職工面臨失業危險的情況下,勇於承擔更多的保就業責任。保就業是當前民營企業最現實的社會責任。“不裁員、不減薪、不拖欠”是民營企業對社會的最好回報。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億利資源集團董事會主席王文彪説,企業作為市場主體,需要擔當起保就業的“第一責任人”角色,這個角色的社會責任在於:替員工着想,替政府分憂,替社會減壓。“現在不裁員,將會成為金融危機過後更壯大、更有競爭力的保障。”據了解,今年,億利資源要着力辦好的四件大事之一就是保就業,至少增加2000人就業。 就在一些企業打算裁員或試圖給員工減薪的時候,三一集團今年初卻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集團董事長梁穩根今年只領一元錢年薪,全體董事降薪90%,集團高管降薪50%,而對於普通員工,集團承諾對其“不裁員、不減薪、不接受降薪申請”,並擬&&“特別獎勵”政策激勵員工。 全國人大代表、三一集團總裁向文波説,現在的企業職工為我們企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在當前金融危機下,作為企業不能只考慮企業的經濟利益,更要承擔社會責任。從提高企業凝聚力和可持續發展角度看,“責任也是生産力”,承擔社會責任並不僅僅等於付出或吃虧,相反更可以演化成強大的生産力,繼而反哺於企業。“我們不但不裁員,且今年計劃招聘1000名研究生,充實到企業中”。 自去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內玻璃龍頭企業——金晶集團受到了一定衝擊。但這家擁有5000多員工的企業宣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裁一個員工,且會繼續招聘員工。 全國人大代表、金晶集團總裁王剛&&,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能考驗企業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金融危機雖然給企業生産經營帶來了困難,但企業應盡的保障職工勞動就業、收入分配、勞動安全生産權利的責任沒有變。同時,保就業不僅要考慮當下的就業問題,也要考慮危機過後的就業問題。企業要早主動、早升級、早轉型,利用目前生産資料價格下行、人力資源培訓成本較低等各種優勢,進行産業優化,同時進行人力優化。“在別人裁員的時候招攬人才,抓住機遇提高企業科技研發和科技含量,這是企業儲備人才的一個好時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