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中旬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通過了總額為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這項計劃因包括“購買美國貨”等貿易保護條款而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法案中受到詬病的“購買美國貨”不僅違反了自由貿易原則,而且也違背了美國在去年20國集團峰會上的承諾。此外,條款把印度、巴西、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排除在政府採購名單之外,更是把貿易保護主義的矛頭指向了發展中國家。由此可能引起的貿易對立情緒將對世界經濟復蘇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曹富國明確&&,在堅定反對貿易主義保護的前提下,我國政府採購應為國內企業營造更加公平優化的環境。
美國再次強調“購買國貨”
美國為刺激經濟推出的名為“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中明確了“購買美國貨”條款要求,即本刺激經濟計劃支持的項目所使用的鋼鐵和製成品均應為美國生産。該條款的購買範圍包括WTO《政府採購協議》締約國各方生産的産品,技術性地避免了歐盟的直接反對。 目前,已加入WTO《政府採購協議》的成員共有38個,中國香港為其成員,中國內地仍未加入該協議。按照簽署方互相受惠的規定,“購買美國貨”的條款已在政府採購中。 記者了解到,美國《政府採購法》中明確規定購買國貨,只是這次的計劃更加嚴格和苛刻,議會提案中顯示,之前規定美國商品一旦高於他國産品達6%至12%,就可以不予履行此義務,而此計劃提高到25%。“也就是説,之前我們國家企業還可能有6%至12%的價格優勢,提高到25%後,基本就把中國企業拒之門外了。”曹富國説。 實際上,美國在危機背景下採取貿易保護主義已經不是首例,早在1930年,美國國會就曾通過極端保護主義的《斯穆特 霍利關稅法》,通過大幅度提高商品關稅手段,卻使經濟陷入更加蕭條的局面。“目前美國保護政策&&,將可能觸發各國競相報復的關稅戰,使得本已在危機邊緣掙扎的各國出現更壞局面。”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擔憂,另外,歷史經驗表明,在貿易戰中受損失最大的是貿易依存度高且存在順差的國家,而中國恰恰就是這樣的國家。
政府採購需關注中國企業
“美國推出的這個刺激計劃給我們一個很大的警示作用。”曹富國告訴記者,美國這樣極端的做法,
從另一個側面也體現了政府採購對國內産業的帶動作用。他強調,我國四萬億投資中,很大部分將通過政府採購進行,而這期間也是給國內企業注入活力的關鍵時期。 記者了解到,隨着經濟危機的不斷蔓延,以前出口拉動的中國企業面臨着向國內的艱難轉型。但事實上,政府採購方面一直以來對國內企業的關注不夠。一位曾參與政府項目招標的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説,“和一些外國企業競爭往往非常吃力,同樣的技術,儘管我們的價格更低,但上面還是喜歡選知名的國外企業。”
曹富國&&,我國政府採購法中有使用國內産品的規定,但一些地方都盲目偏好國外企業。很多工程及大型招標活動,最後都是一些國外機構中標,雖然我們國內很多企業和機構從技術、裝備、人員等方面都很優秀,但是因為知名度等原因敗下陣。資料顯示,在我國《政府採購法》中第十條明確規定,在同等條件下,應該採用國內生産的貨品,《招標投標法》中儘管沒有明文闡述,但在招標書為準原則下,相關部門有權利在項目招投標中,把“同等條件,國內企業優先”寫入招標書中。
政府採購需為企業營造公平環境
事實上,中國尚未加入世貿組織《政府採購協議》,中國完全可以合法地規定四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完全“買中國貨”,但我國政府已公開表態不會這麼做,而在近期總理溫家寶的歐洲之行,也清楚表明中國反保護主義堅定決心。 “從長遠發展,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無疑對經濟良性發展意義重大,但另一方面,特殊時期下也不能忽略對國內企業的扶持。”曹富國告訴記者,他認為,在大型項目方面,對於技術要求高,中國企業無法承擔的項目,可以選擇海外企業與中國企業合作方式進行;對於一般的工程,同等條件下,應該優先考慮中國企業和産品。“我強調的是同等條件,實際上就是在政府採購中,因為多種原因被歧視的中國企業重新獲得一個公平合理的環境。”他告訴記者。
“從美國刺激經濟提案當中,對新能源和新産業貫穿上下,同時其監管方面的嚴格,都是我國政府採購值得學習的地方。”曹富國説,目前隨着政府採購規模加大,必須有好的採購機制來配合,在實施過程中注重監管,選擇多家專業機構承擔,同時盡快&&‘國貨標準’,此外,還要理順各級部門之間關係,防止多頭管理及腐敗等行為,
爭取營造真正公平優化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