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2-24 本報記者:張莫 方燁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在23日由清華大學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辦的“治理全球金融動蕩:中國外匯政策及財政擴張扮演的角色”的研討會上,到場的眾多專家均&&,任何指責人民幣匯率政策並壓人民幣升值的做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鉅額順差問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最有利於目前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發揮最大效用。 美國經濟學家羅納德 麥金農(Ronald
Mckinnon)演講中&&,很多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學家認為匯率水平的改變能夠改變兩國間的國際收支平衡。但事實並非如此。人民幣若顯著升值,雖然出口産品競爭力將減弱,但也將導致外國在華投資額的巨幅下降,因為外國企業將認為中國的成本在上升,中國對外順差有上升的可能。“目前中國正在實行的財政擴張政策,在匯率穩定的情況下才最有效率,現在的匯率水平剛好。”他強調。 在場的數位中國經濟學家也對人民幣單邊升值持否定態度。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陳興動&&,日本經濟的十年蕭條就和當初匯率大幅度升值有直接關係。“曾經的大幅單邊升值使中國的許多政策顯得不協調,直到去年下半年人民幣不再顯著升值以後,中國的貨幣政策才更加協調。”他説。 陳興動&&,如果人民幣要升值,就應該是“實質人民幣升值”,解決好內部問題,即讓中國勞動力的工資上升,社會保障體制改善,醫療住房條件好轉,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成效。如果這樣做了,中國産品的國際價格自然會增長。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也&&,中國國際收支鉅額順差背後的問題包括對外投資效率不高、勞動力成本低等,而這些系統性問題都不是一個匯率就能解決的。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向松祚認為,人民幣升值給中國經濟金融造成的潛在損失和風險正迅猛地凸顯在我們每個人的面前。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及其自我實現,導致投機熱錢大量流入中國資産市場,助推了中國股市和房地産市場史無前例的巨大泡沫。而泡沫的破滅,讓中國整個經濟和金融體系承受痛苦,不少中小投資者損失慘重;而快速升值讓大量的出口企業關門破産;也讓中國大量的海外資産蒙受巨大損失。 向松祚&&,中國要匯率穩定,否則全球經濟衰退會更加嚴重。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也認為,當前人民幣應該保持穩定。他説,短期來看,人民幣不升值有利於中國國內經濟的復蘇,不貶值則是對全世界經濟的貢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