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2-19 記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2月18日,“新三板”將迎來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擴容: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紀東方國鐵電訊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新三板”掛牌的企業由此達到了51家。 三板市場是中國證券業協會主辦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有“新三板”與“舊三板”之分,“舊三板”是指由原STAQ(全國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NET(中國證券交易系統)掛牌公司平移到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部分公司及深滬退市公司組成的交易系統。“新三板”是專門為國家級高新區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的代辦股份轉讓平台,是由中國證監會、國家科技部設立的,並於2006年1月23日正式啟動。新三板自啟動來就被譽為創業板“綠色通道”。市場預計創業板的第一批企業可能在新三板中選出,部分企業已進入創業板上市準備期。 “‘新三板’之所以受到這些企業的青睞,主要是因為創業板推出步伐的日益臨近,這些新三板公司可能成為為創業板輸送優秀企業的綠色通道。”興業證券投行部副總經理顧連書説。 自去年三板企業——北京久其軟體IPO申請獲批和粵傳媒成功轉入中小板後,越來越多的“新三板”企業看到了IPO的希望,這些也加大了“新三板”的吸引力。 “實際上,目前九恒星公司已經非常接近創業板的要求。一旦外部條件成熟,九恒星將向着轉創業板及主板的方向努力。”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解洪波説。 此外,“新三板”的再融資功能在得到有效發揮後更加吸引了企業的目光。據統計,截至去年年底,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完成或啟動了定向增發股份,共發行1.16億股,融資4.3億元,市盈率最高達到35倍,最低12倍,均值16.38倍。 正是看重“新三板”綠色通道的角色,各地的科技園區都積極爭取成為代辦系統試點。目前,中國證券業協會也開始受理其他園區的預備案,已與除中關村以外的52個園區簽訂協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