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開工32條高速路 湖南再啟全面開放潮
    2009-02-06    本報記者:李仁虎 劉文傑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09年,湖南省計劃開工建設14條高速公路。
  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湖南省已經開工建設18條高速公路。
  兩年共開工建設32條高速公路,總里程3000多公里,這將成為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令全國矚目。屆時,湖南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超過5800公里,全省21個出省通道全部被打通。
  道路暢通,則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湖南將掀起新一輪全面開放大潮。

  湖南通則中部通 中部通則全國通

  湖廣熟,天下足。湖南的交通和糧食一樣在全國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打開中國地圖,湖南省雄踞在中國的中部。全國著名橋梁專家、湖南省交通廳黨組書記陳明憲認為,湖南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湖南承東接西,連接南北,湖南通則中部通,中部通則全國通。
  二連浩特至廣州高速是全國高速重點路網,沿線其他省區在上世紀末就已開工或修通,只有湖南遲遲未動。還有包頭到茂名,也是全國高速重點路網,湖南也是遲遲未動。交通部為此多次催促湖南。
  北京至珠海的京珠高速是貫通中國南北的一條主動脈,2002年通車的京珠高速湖南段如今已不堪重負,原設計能力折成轎車最大通過能力是5.5萬輛,現在實際每天大小車輛流量六七萬輛,且車流量每年都以15%的速度遞增,有些路段經常被水淹,貨車超載嚴重。由於經常維修,雙車道路段實際只有單車道通行,堵塞五分鐘就會堵幾公里十幾公里,直接影響中國南北大動脈的人員交流和貨物流通。
  2008年初,一場歷史罕見的冰雪災害奇襲湖南。當時,近十萬輛車、10多萬人滯留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堵塞里程190公里,加上京廣鐵路受阻,交通中斷近半個月,全國南北交通實際上處於癱瘓狀態,經濟損失巨大。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專門打電話給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指導湖南省的抗冰救災。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兩次到湖南,親臨京珠高速公路現場指導抗冰救災工作,特別叮囑湖南省要盡快開工建設京珠高速公路復線工程,以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湖南省交通廳黨組成員、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長馮偉林告訴記者,2008年初的冰雪災害,讓湖南人進一步看到了不加快高速公路建設,不僅影響全省經濟發展、社會安寧,而且影響全國特別是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2005年底,從交通部長位置上調任湖南省委書記的張春賢想必比別人更能體會交通對促進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意義。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調整“十一五”高速公路發展規劃,將2010年湖南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計劃由原來的3500公里增加到5800公里。
  湖南最高層迅速行動起來。省委書記張春賢、省長周強親自定調子、聽匯報,詳細過問工程進展情況,並多次與國家發改委、交通、國土、財政、銀行等部門的領導溝通,以贏得支持。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于來山親自擔任湖南高速公路建設的總指揮,他還多次赴北京,為了立項、用地和資金等問題,在北京一住就是一個多星期。

  拉內需保增長 企業高興農民歡迎

  日前,記者來到冷水江市禾青鎮楊坪村10組採訪,這裡是婁底至新化高速公路跨資江大橋建設工地,承擔這座大橋建設的中鐵十七局項目經理申海忠告訴記者,由於中央及時採取措施應對金融危機,全局的業務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這個項目拉動了當地鋼鐵、水泥企業的生産。據了解,附近漣鋼的鋼材價格近期每噸上漲了200多元,漣鋼由此在絕境中找到了生存發展的機會。他説,想不到的是,當地村民對修建這條路不僅不出難題,反而特別支持,施工場地不夠,村民的宅基地、自留地,包括房屋,在補償還未到位的情況下願意被徵用。
  潘玖華是一位在深圳打工15年的農民工,去年工廠倒閉了,無奈回到家鄉,在大橋建設工地上找了一份活。他告訴記者,去年底至今年初,全村先後回鄉的農民工就有一兩百人,大部分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如挖砂石、搞運輸等。村民潘潤初還專門為這條高速公路寫了兩首詩,其中一首詩寫道:“焊花伴著雪花飛,燈光映紅工作衣,月亮存疑星納悶,為何忘了把家歸。”
  去年底,京珠復線衡陽至臨武高速公路開工,喜訊迅速在公路沿線傳開。去年初的冰雪災害,從京珠高速公路分流的客貨車就是從這條高速公路地段的滬昆高速公路繞道廣西幾百公里至廣東的。位居常寧市的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公司是一個百年老鉛鋅礦,大量的貨物進出要通過幾十公里的二級路才能到達京珠高速公路。據這個公司的鉛鋅金礦運輸部負責人騰興林估算,這條高速公路開通後,全公司每年的運輸成本就會減少上百萬元。
  常寧市松柏鎮政府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由於這條高速公路在常寧市有三個出口,目前每個出口附近的農民都在籌備建房開店,不少在廣東打工的農民工都是舉家回鄉,不少人買了車和船準備為高速公路建設搞運輸、提供砂石。松柏鎮雙林村書記鐘成林説,去年底,村裏在廣東打工的人回來不少,田也不夠種,村裏又沒有其他資源,真是急死人。據他介紹,他準備聯合附近幾個村,開一個石料場和一個砂石場,以村民自願入股的形式辦一個公司,可以安排幾十個村民就業。
  湖南省高管局總工程師李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已開工建設的18條約2135公里高速公路,總投資額約1450億元,按一比四的拉動效應,可拉動湖南相關産業投資6000億元。修一公里高速公路約需勞動力1000個,18條高速公路可安排200多萬個勞動力就業,需要的鋼材、水泥和砂石量就更大了,將給當地農民和相關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機會。如果加上今年籌備開工建設的14條高速公路,建設規模超過1000公里,其投資拉動和就業效應就更明顯了。
  李健的這種説法在湖南水運市場得到了印證。去年下半年,湖南省的水運市場空前繁榮,有史以來完成貨物運輸量超過1億噸,較上年增長22.69%,其中運輸增量最大的就是砂石。湖南省海事局運管處處長龔正平對記者説,今年湖南的水運市場將首先擺脫經濟危機影響,煤炭、鋼材、砂石等運輸量將有較大幅度增長,估計全年增長率將超過50%。
  湖南省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領導説,受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在我國出口受阻、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湖南將發展高速公路作為拉動內需、保持經濟持續增長、擴大就業的突破口,經濟效應明顯,社會效應觸手可及,具有當前和長遠雙重效應。

  在危機中搶抓機遇 促進全方位開放

  湖南的高速公路建設落伍了。在中部地區,湖南面積21萬平方公里,位居第一;人口6800萬,位居第二,與周邊6個省相鄰。但至2008年上半年,全省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僅1700多公里,位於中部六省之尾,規劃中的全省21個出省通道只打通了5個。
  “湖南交通建設至少失去過兩次大的機遇,一是1991年,二是1998年。”湖南省的一些幹部群眾説,“這一次再也不能坐失良機了,否則湖南就追趕不上了。”
  據李健介紹,去年初,省裏確定爭取當年開工13條高速路的方案,“正常情況下,實際開工肯定達不到13條。”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使湖南抓住了機遇,“湖南並不是對全球金融危機有預測,而是在高速公路的發展上提前謀劃,早作準備,一旦機遇來臨,緊抓不放。”
  湘西東西沒有一條高速公路。2008年8月,婁底至新化高速公路破土動工了,這是一條打通湖南中部與湖南西部至貴州的脫貧致富路。
  湘西南北沒有一條高速公路。2008年12月,貫通湘西南北、全長300公里的包茂高速湖南段吉首至懷化、懷化至通道高速公路破土動工了,這是一條打通湖南西部與湖南西南部至廣西的黃金通衢。
  京珠高速湖南段沒有復線。2008年12月,京珠高速復線湖南段全線開工。這條全長539公里的復線途經14個縣市,公路經過的地區擁有全省近40%的國土面積、45%的人口、2/3以上大型企業、3/5以上中型企業。復線修通後,將大大增強沿途各城市對接外省尤其是珠三角的能力,將湘東與湘西的距離拉近,挖掘出西部地區巨大的經濟潛力。同時,將打通一條新的連接長沙、武漢兩大改革試驗區的通道,密切長株潭城市群與武漢城市圈之間的&&。復線的開通,將大大增強南北交通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兩年開工建設32條高速公路,湖南許多人的説法是“在湖南公路建設史上絕無僅有、空前絕後”。
  到“十一五”末,湖南將建成4小時經濟圈、生活圈,即任何一個縣城和任何一個出省通道,到省城長沙不超過4個小時,90%以上縣城可在3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高速路覆蓋所有地級市以及85%的人口在20萬以上的縣市區,21個出省通道全部被打通。
  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説,以科學發展觀統籌交通工作,加快高速公路建設,打通湖南與周邊省份相通的經濟通道,促進全省全面開放,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