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國際油價上演一輪“大起大落”的過山車行情,受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控和市場需求變化影響,我國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業績呈現出“冷熱不均”的狀態。2009年,在國內外經濟運行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下,哪些因素將決定這三大公司業績走勢?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人士。
有望走出高油價虧損“怪圈”
2008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急劇動蕩,從年初“破百”到7月中旬達到每桶147美元的歷史高點,此後急轉直下,年底跌至每桶40美元左右。其間,我國政府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在12月底啟動完善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之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僅於6月上調過一次。 國際油價處於高位下,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出現“倒挂”,煉油業務佔比較大的中石化和中石油承擔鉅額煉油虧損。2008年上半年中石油股份公司和中石化股份公司在獲得國家財政補貼後,凈利潤仍分別同比下降36.3%和73.4%,而專注於上游油氣開發的中海油有限公司凈利潤則大幅上漲89.3%。 我國於2008年12月19日正式啟動完善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到目前為止已兩次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根據完善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國內汽、柴油出廠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收、合理利潤確定。國家繼續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適當調控。 王晶説,按照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如果國際油價不發生過為劇烈的震蕩,今年煉油企業將不會遭遇2008年那樣成品油價格政策上的瓶頸,中石化、中石油煉油板塊在2009年有望實現盈利。
國際油價疲弱影響盈利能力
王晶指出,在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實施後,國際油價走勢將成為決定三大石油公司2009年業績的一個主要因素。 國際油價在去年7月觸頂後開始回落,隨着全球金融危機加速蔓延而迅速下跌。進入2009年,國際油價走勢依然低迷,最低已跌至每桶35美元以下。北京中期期貨能源分析師李哲説,市場對原油需求的預期仍在不斷下調中。金融危機未見底,國際油價就難説見底。短期內國際油價上漲缺乏支撐,預計將繼續在每桶30至40美元震蕩。 王晶説,預計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仍將處於疲弱狀態,下半年即使出現反彈,力度也不會很大。低油價將對石油公司資産盈利能力産生負面影響,尤其對以上游油氣開發為主的中石油和中海油來説,影響更為明顯。
市場需求低迷對石油公司業績影響突出
2008年四季度以來,隨着全球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擴散,中石油、中石化在剛剛告別煉油虧損後,又開始面臨下游石化産品需求驟減、價格大幅下跌、前期原材料高成本難以向下游産品轉移、上游庫存較大的壓力。特別是中石油,由於其原油開採佔據國內市場七成以上,油價驟跌後,它不僅面臨與中石化類似的成品油和化工産品高庫存問題,還有原油高庫存及原油生産盈利下降的壓力。 受金融危機影響,預計今年國內外石油石化産品市場需求將繼續低迷。蘇樹林在中石化集團公司2008年度工作會議上説,2009年國內成品油市場將發生根本性轉變,將從近幾年的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化工市場將延續下行走勢。受金融危機影響,今年全球化工行業面臨經濟增長減速和景氣下行的雙重壓力,加上高峰期投資形成的新增産能逐步釋放,裝置開工率將繼續下降,行業格局可能重新調整。同時,石油和煉化工程市場也開始萎縮,市場開拓難度將加大。 李哲認為,目前我國成品油市場已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由於燃油稅費增收和成品油價格仍存繼續下調空間,儘管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有助煉油盈利,煉油企業的利潤增長預計仍將受到一定限制。
三大石油公司為未來增長積極準備
市場擔心,資産盈利能力下降有可能會對公司資本開支産生負面影響。中石油集團總經理蔣潔敏近期&&,今年中石油將着力控制投資降低成本,但油氣主營業務投資不會縮減。中海油今年資本支出預計將比去年增長19%。其中,勘探、開發和生産資本化投資佔總資本開支比例達97%以上。 根據目前公布的數字,2008年三大石油公司主營業務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中石油集團油氣産量穩定增長,其中天然氣産量同比增長13.7%。成品油、乙烯生産量和化工商品量均創歷史新高。探明原油和天然氣地質儲量分別超過5億噸和3000億立方米。 中石化集團2008年原油和天然氣産量分別同比增長1.8%和3.3%。新增石油探明儲量2.98億噸,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539億立方米。中海油有限公司預計2008年實現凈産量1.94億至1.96億桶油當量,2009年凈産量預計將達2.25億至2.31億桶油當量。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經濟師牛犁指出,當經濟處於低谷時,企業應當苦練內功,在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改造方面下工夫,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為下一輪經濟增長做好準備。 (據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