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1-21 本報記者:劉振冬 文婧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1月20日,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中信國安集團公司在北京簽署中信集團戰略投資白銀集團項目並購貸款有關合同,併發放貸款16.315億元。這是並購貸款新政發布一個月後,國內第一筆實現資金髮放的並購貸款。業界人士認為,行業並購貸款將成為今年銀行業的熱點。但他們也指出,這是一項高風險業務。 2008年12月6日,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並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解除了借款人“不得用貸款從事股本權益性投資”的禁令。此次中信集團、中信國安得到的貸款將用於對大型有色金屬生産基地白銀集團進行增資擴股,並與甘肅省國資委、甘肅省國有資産經營公司共同作為出資人將其改制為白銀有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50億元,凈資産66.6億元。 實際上,在開行發放這筆並購貸款之前,不少銀行也都積極布局並購貸款業務。1月6日,工行北京分行、首創股份、北京産權交易所三方簽署國內首筆並購貸款合作意向協議。其後,工行相繼與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深圳産權交易中心簽署了並購貸款合作意向協議。日前,華夏銀行也與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簽署協議,華夏銀行將向其提供50億元意向性綜合授信,其中將優先支持中國節能投資公司用於並購項目。 “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一方面銀行業有主觀惜貸的傾向,另一方面,也為銀行業務創新提供機會。以前銀行的經營過度依賴貸款、尤其是企業貸款,而今年將需要銀行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創新業務。”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經理趙慶明認為,在經濟周期的低谷是展開行業並購的最佳時機,新開閘的行業並購貸款將成為今年銀行業的熱點。 銀監會政策法規部副主任王科進日前也曾&&,並購貸款實際上是商業銀行通行的貸款業務,很多外資企業在並購國內資産時背後都有銀行融資支持。資質優良的中國企業無論在國內市場還是海外市場實施産業重組、升級和整合等操作時,都應得到本土銀行的金融支持。 光大證券銀行業研究員金鱗認為,並購貸款開閘對於大銀行未來發展的利好將更為顯著。首先,拓寬了貸款業務的範圍,為利息收入增長提供了新的空間。而且,原本僅局限於銀行間市場債券承銷的投資銀行團隊功能將得到大大提升,對於未來綜合經營平台的形成有直接的利好。此外,並購貸款還會進一步提高客戶的忠誠度。 不過,並購貸款的開閘,也引起了業界對貸款風險的憂慮。社科院金融所袁增霆認為,大部分的並購活動屬於高風險業務。在海外並購領域,已經積累了相對豐富的並購教訓。諸如聯想並購IBM的PC業務,中石油並購尤尼科,均遭受美國政治勢力的重重阻撓。前者的成功與後者的失敗,彰顯了國家風險或政治風險對於跨國並購的重要影響。在國內的並購領域,風險同樣不容小視。商業銀行在從地區層面上篩選潛在的並購項目時,往往不具備充足的信息基礎,這一點或許是未來並購貸款風險的主導因素。而且,並購的成功率及其貸款的安全性,高度依賴於宏觀經濟與産業經濟環境。當前以及未來幾年可能陷於衰退的經濟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並購貸款的大規模擴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