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1-14 記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中國銀監會2009年工作會上日前在京召開。會議提出未來的監管目標,銀行業金融機構2009年要嚴格控制不良貸款餘額和比率。過去,監管部門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餘額同時下降。 經過數年的改革發展,中國銀行業的整體不良貸款率已從銀監會成立之初30%大幅下降。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繼續“雙降”,不良貸款餘額1.56萬億元,比年初減少7734.19億元;不良貸款率5.02%,同比下降3.56個百分點。 同時,銀行業整體資本充足水平繼續提高,截至2008年9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核心資本充足率為6.95%,同比提高1.11個百分點。2003年只有8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標,現在已增加到193家,佔整個銀行總資産的99.5%。 由於金融改革後,銀行業整體質量大幅提高,不良率基本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而且,由於目前經濟處於下行周期,銀行不良餘額、不良率雙降的壓力增大。在此前的《財經》年會上,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曾&&,在不良率剛性下降的基礎上,要對不良貸款餘額有一個容忍度,但對不良貸款分類的偏離度檢查,仍要加大監控力度,加大檢測不良貸款率的變更情況。 為了繼續嚴控不良貸款餘額和比率,銀監會&&,要重點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準確分類必須到位、撥備和資本必須充足、風險管理必須到位、核呆力度必須到位。同時,銀行業要嚴格堅守風險管理底線。要嚴格執行大額風險集中度中單一客戶10%和集團客戶15%的授信高限,引導企業集團通過發債或採取銀團貸款等方式融資;嚴禁項目貸款借新還舊;嚴禁“打捆”貸款,嚴禁開展不良資産證券化和無收益房屋信託;理財産品要嚴格遵守“三要求一加強”,即做到風險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加強售前、售中、售後全過程管理,堅決糾正把理財産品等同於存款客戶管理的錯誤做法;切實防範房地産及相關行業風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