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01-12 記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在瑞銀和美銀相繼減持中行、建行以後,滙豐銀行日前明確表態,無意降低目前持有的19.01%的交通銀行股權。交行&&,兩行高層對目前的合作成果均&&十分滿意,並希望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拓展和深化雙方的戰略合作,雙方對未來合作前景充滿信心。 對於外資銀行為何相繼減持中資銀行,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外資銀行在市場環境並非很好的情況下做出減持的決定,主要是這些金融機構自身財務壓力的要求。在美國和歐洲發生的金融危機,目前看來還在進一步蔓延,雖然金融市場開始穩定,但實體經濟還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的主要金融機構還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他們減持中資銀行主要的原因還在他們自身財務上,並不是對中國銀行業的看淡。 對於中國銀行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受到的衝擊,連平認為,“相對較小而且風險可控。”總體來説,中國銀行業的許多財務指標還是不錯的。國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都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許多上市銀行、大銀行都在12%以上,上市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都在100%以上,國內銀行業的不良率也都較低。最近一段時間雖然房地産市場出現下滑,但銀行房地産業務的不良資産雖然有所增加,但還是處在一個完全可控的範圍內,所以説銀行業沒什麼大風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