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典委員會:保護中藥材資源刻不容緩
    2008-12-15    記者:曾亮亮 葉建平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成都電 國家藥典委員會副秘書長周福成12日在中藥材資源可持續發展成都論壇上指出,藥材資源無序地過度開發,資源蘊藏量不同程度的持續下降,已致使生物多樣化遭到破壞,因此保護中藥藥材資源刻不容緩。
  據介紹,我國中藥和民族藥工業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藥材資源主要依靠野生藥材。600余種常用藥材中,純依賴野生藥材資源的佔400多種,人工種養的品種佔200種,但其中50%左右的需求量仍依賴其野生藥材資源。
  周福成説,目前許多野生藥材資源的供應量已在萎縮,而市場對此需求量不斷增加。供求的不平衡引發了野生藥材的價格不斷攀升,藥農為了創效益在産藥期毀滅式採挖,從而加劇了野生藥材資源分佈的不斷減少,造成野生藥材資源匱乏。
  “續斷、何首烏等藥材的野生資源分佈分別由過去的10多個省減小到一個省區。”他指出,據有關方面所進行的市場調查分析預測,在未來五年內將有50多種常用中藥材的野生資源嚴重減少,至今僅有體外培植牛黃等很少品種較好地解決了名貴藥材資源緊缺的問題。
  周福成建議説,相關部門每年應編制發布藥食用中藥資源形勢狀況公告引導市場合理使用;借鑒封山育林、漁場休漁式的政策,對緊缺藥材資源實行區域性、階段性封山育藥材,鼓勵發展品質優良的地道藥材;對已進入緊缺狀態的中藥材資源,限制産品産量、控制已有生産企業的規模、停止相關産品的註冊。
  相關稿件
恢復部分中藥院內製劑生産 為中醫提供造血功能 2008-12-11
中藥抗心律失常研究推動中藥國際化 2008-12-01
中國科學家嘗試用中藥解決牛奶抗生素殘留 2008-11-24
中藥注射劑是中藥不良反應“高風險品種” 2008-11-10
“非治療理念”給中藥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 2008-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