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擴大貨幣互換規模 三國攜手共渡難關
    2008-12-15    本報記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日前,中日韓三國央行首度聯手擴大貨幣互換規模,以幫助韓國抵禦可能再度出現的貨幣危機。中國人民銀行同時&&,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將積極研究與其他國家(地區)中央銀行(貨幣當局)建立類似的貨幣互換安排,以維護區域及全球金融穩定。專家認為,此舉可以看作是中國擴大區域金融貿易影響力、尋求多方金融往來與合作的必要步驟,相信更多的措施和進展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貨幣互換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國家間貨幣互換協議雖然是兩國達成的關於兩國貨幣間的互換協議,但實施時並不局限於本國貨幣之間的互換,也可以支付美元等通用貨幣。
  今年以來,由於金融危機導致海外投資資金流出,韓元對美元匯率大幅下跌累計貶值近40%。11月下旬,韓元兌美元匯率降至1美元兌1500韓元以上,創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韓國的外匯儲備降至2500億美元,比去年末減少二成強。同期,韓國外債數額攀升,9月末,韓國對外債務增至4250.9億美元,高於對外債權近251億美元,韓國再次成為凈債務國。其間,雖然韓國貨幣當局多次干預外匯市場,但未能阻止韓幣的繼續貶值。
  其實,早在亞洲金融危機過後,2000年5月,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韓國的財政部長在泰國清邁達成以雙邊貨幣互換為核心的緊急融資框架協議,稱為《清邁倡議》。
  人民銀行&&,中韓本幣互換協議是人民銀行自此次金融危機以來第一次與其他央行簽署的本幣互換協議,目的是進一步豐富區域金融合作的內容和形式。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深入參與本地區金融合作,加強本地區的金融合作有利於維護本地區的金融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
  “央行此次救助韓元表明,隨着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區域經濟、區域市場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經理趙慶明&&,韓國將通過貨幣互換協議獲得更多的外匯,這無疑將給市場注入更強的信心,從而對韓元、對區域金融市場起到穩定的作用,並為亞洲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益處。
  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在G20峰會上提出加強地區性的貨幣金融合作,這次雙方貨幣互換的目的是落實區域性的貨幣金融合作以應對危機。除了增加雙方的流動性,亞洲地區的貨幣金融合作,可以提高亞洲地區在世界貨幣和金融體系中的地位。
  在此前的12月10日,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韓國銀行發表聯合聲明,中日韓三國央行行長間加強交流將有利於推動本地區的貨幣與金融穩定。“誠然,目前‘亞元’和‘亞洲經濟共同體’仍遙不可及,但彼此間加深貨幣金融合作,對於逐漸形成共同經濟基礎不無裨益。在金融危機不斷深化並延伸至實體經濟之際,東亞地區之間的合作與共同抵禦顯得尤為可貴。”趙慶明説。
  相關稿件
[聚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貨幣政策保增長有空間 2008-12-12
貨幣創造成為救市的主導力量 2008-12-10
尼日利亞貨幣貶值華人商戶受影響 2008-12-05
全球降息使貨幣基金的功能將進一步凸顯 2008-12-01
放鬆貨幣不要猶豫 200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