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12-08 記者:姚潤豐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據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下,消費拉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和擴大內需的方針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破解內外困局的選擇。7日在此間召開的中國租賃消費高層研討會上的專家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形勢下,我國製造業出口不暢,租賃行業的出現將是拉動內需的有效手段和“金鑰匙”,租賃業的發展既可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又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這次研討會由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城市研究所和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共同主辦。專家在研討會上指出,租賃業是發達國家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之一,特別是在刺激投資需求、推動信用消費、促進企業理財、拉動整個國民經濟尤其是GDP增長上,發揮着獨特的作用。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租賃業發展的調研報告中指出,租賃對“啟動內需”來説是一把“新鑰匙”;對“發展三農”來説是一個“助推器”;對“産能過剩”來説是多了一個“流通渠道”。 周天勇説,中國的産業發展面臨的情況與二戰後的美國非常相似,就是産能過剩。美國的解決之道是開拓租賃業。至今美國的租賃業所創造的價值還佔GDP的30%左右,而中國的租賃業對GDP的貢獻只有1%至3%,“這就意味着,對我國來説,租賃業作為一塊‘大蛋糕’,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他説,從産品的過剩情況、居民的支付能力情況以及年輕一代的消費方式、消費理念等方面表明,我國已經具備了發展租賃消費的條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