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銀行:小企業貸款專營機構邁出第一步
    2008-12-05    本報記者:文婧 江毅    來源:經濟參考報
  成都市一家從事玻璃、陶瓷用品批發經營的公司負責人&&,今年7月該公司急需融入資金,但是市場不等人,銀行冗長的審批環節、嚴格的貸款規模投向控制讓他犯了難。他後來來到一家小企業貸款專營機構——浙商銀行成都雙楠支行,申請一筆700萬元的貸款,沒想到整個流程全部完成僅用了10天,其中審查審批只用了3天。
  銀監會要求國有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成立小企業貸款專營機構,以切實解決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那麼,小企業貸款專營機構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在目前經濟形勢下其風險和收益又將如何平衡?記者日前採訪銀監會試點的浙商銀行了解到,小企業貸款專營機構正在進行風險監控、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創新的嘗試,邁出勇敢而審慎的第一步。
  2005年,浙商銀行開始着手試驗中小企業信貸,2006年6月6日,浙商銀行試點的第一家小企業專營支行——杭州城西支行開業。浙商銀行在省外開設的第一家小企業專營支行成都雙楠支行今年1月開業。目前,該行貸款餘額已經突破億元,存款約2億元,其中貸款規模在500萬以下的貸款近7000萬元,佔該行全部貸款的比重超過60%。
  據介紹,浙商銀行對於小企業貸款是有着相關鼓勵政策的,如存貸比方面,貸款總額500萬以下的小企業貸款存貸比可以達到125%,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是100%。在資金補助方面,500萬以下的貸款總行可以補助50%的資金。“所以我們只要安心做貸款,資金上是沒有問題的。”浙商銀行成都雙楠支行風險監控官馮軍説。浙商銀行的所有小企業專營機構都單獨有一套審批流程,對各項貸款進行了細分。如500萬以內房地産抵押項下的貸款,不用上信審會,只用簽批制;500-1000萬抵押或者保證項下的貸款,審查人員意見如果跟風險監控官意見一致,也可以不用上會,只需採用簽批制。
  談到發展小企業信貸最大的難題,馮軍毫不猶豫地説,是風險控制。“短短幾個月時間我們已經進行20-30次培訓,幾乎都是關於風險控制的。”
  據悉,目前,小企業貸款申請大多存在短、頻、快的特徵,如何能夠既滿足客戶快速審批需求,又有效控制風險,成為商業銀行面臨的一大課題。馮軍説,浙商銀行小企業貸款的風險理念區別於其他銀行的就是“道德風險重於一切”。具體來説,就是從授信風險管理方面採取風險監控官制度,小企業專營支行只能審批風險監控官同意的貸款。支行行長雖然是貸款審批人,但是所有貸款風險監控官都有一票否決權。這樣風險監控官和支行負責人互為制約,有效防範了風險。
  “在目前小企業貸款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客戶經理有時對其把握不到位,因此,我行在風險管理上提出風險監控官全程跟隨整個貸款過程,監督控制風險的方式。”馮軍説,在每筆貸款開始洽談的時候,就採用主辦客戶經理和風險監控官一起為客戶服務的方式。風險監控官必須到客戶現場進行面對面溝通,起協助調查和審查的作用。這種審查前移的貸款授信方式跟小企業風險特徵也比較吻合。
  “比較有經驗的客戶經理由於小企業貸款金額小、提成少、成本相對較高,而不願意去做;經驗較少的客戶經理又因為能力不足做不了客戶。”馮軍&&,人才的缺乏為風險控制提出了挑戰。他介紹説,目前該行一般通過風險監控官、行長等負責人對一筆貸款的介入,引導客戶經理去做客戶。
  相關稿件
瑞典:企業給僱員放長假 以度過市場蕭條 2008-12-05
[文摘•企業]歐美國家政策未明朗 中投不會大規模投資 2008-12-04
[文摘•企業]地價大漲 鄂武商A“摩爾”項目再陷尷尬 2008-12-04
[文摘•企業]董事長被罷 都邦保險內部高層紛爭大反轉 2008-12-04
[文摘•企業]遷址南京 東風悅達起亞銷售本部“回家” 200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