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熱錢”新動向:千億民資試水創投領域
    2008-12-04    本報記者:沈錫權    來源:經濟參考報
  數量龐大、流動活躍、投資領域廣泛的溫州民間資本近年來經常引起全國性的關注。在經歷了對房地産、礦産、棉花、股市、能源的投資之後,大量溫州民間資金開始轉向VC(創業投資)和PE(私募股權投資)領域。這是當前國際金融風暴下“溫州熱錢”的最新動向。
  11月份在溫州召開的“中國本土創投與私募股權投資論壇”上,來自溫州的企業家佔據了大半個會場。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説,已經有近1400億元溫州民間資金涌入了創投領域,成立投資基金數量達到300個。
  這個會上,一些溫州民營企業家&&,在對包括房地産、煤礦,以及小商品、電器製造等傳統領域的投資過程中,亦有不少溫州商人努力嘗試産業升級,但收效甚微。在傳統製造業無法滿足他們的投資衝動時,創投業成了他們的首選。
  “我是去年底開始去上海籌備成立創投公司的。”溫州金可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夥榮説,他和幾個同樣從製造業“逃離”的朋友合夥成立了一家創投公司,總部設在上海徐家匯,目前正在人員招聘中。“做實業,一旦行業選擇不好,就有全軍覆沒的風險,但創投不一樣。創投實際上是建立在別人企業基礎上的經營模式,這種投資方式更有選擇性。”
  溫州資本涌入創投的培育過程十分短暫,並呈現出突發性特徵。據了解,國內第一家溫州資本的創投企業首華創投由溫商林阿信於2006年3月註冊成立。在當時的溫州市場,首華創投尚找不到抱團合作的資金,便將公司註冊地選在上海。
  從2007年開始,受全國各地成立創業投資基金熱潮的影響,溫州資金開始更多地關注創投行業。2007年6月1日,溫州樂清佑利控股集團董事長胡旭蒼髮起成立了溫州東海創業投資有限合夥公司,這是長三角地區出現的首家人民幣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此後,溫州的民間資金源源不斷地進入創投行業。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裏,溫州民間資本試水創業投資、私募基金得到了飛速發展,VC和PE已經成為溫州民間資本尋找出路的一種新嘗試。對於溫州民資參與創投的熱情,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旭昆給予了肯定:“從投資實業到投資資本市場,這是溫州人投資模式的一次跨越和升級。”
  目前溫州資金進駐的創投基金仍在不斷壯大。如首華創投與東方匯富攜手成立東方首華溫州基金。此外,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正與知名投資人闞治東洽談成立“溫商産業投資基金”。另據周德文介紹,目前國內外約有80家創投公司表態,希望能與溫州民間資本合作成立私募基金。
  據了解,神力集團、正泰集團、佑利集團、環宇集團、飄蕾公司等溫州傳統型企業,都以合夥或股份制公司的形式成立了創業投資公司。目前在溫州本土從事PE的企業大概有七八家,包括環亞、通泰、恒生資産、首華創投、溫商創投、國瑞創投等;溫州以外地區,溫州人創辦的PE也有十余家,如正泰在上海創立的雲杉等。
  一位專家認為,在産業資本通過上市獲取升級動力和財富效應的刺激下,會有越來越多的溫州民間資金涉獵PE和VC。目前,溫州市政府也在鼓勵企業加大對股權投資的力度和積極探索上市。溫州市政府已&&到2011年,溫州力爭要擁有30家上市公司。目前,有10家已經步入上市程序,另有約50家擬上市公司在進行準備。
  相關稿件
溫州模式是否已走到盡頭 2008-12-02
溫州炒房團為什麼重出江湖? 2008-12-02
“溫州炒房團”釋放民間救市信號 2008-11-27
國家調整宏觀政策 溫州民間資本蓄勢待發 2008-11-27
世界溫州人大會欲提升溫州人形象 2008-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