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需關注金融危機下跨境並購風險
    2008-11-18    記者:何欣榮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新華社上海11月17日電 金融危機之下,海外資産價格大幅貶值,這對於中資企業而言,無疑意味着更多的並購機會。不過,中信證券企業並購部執行總經理宋文雷在第七屆中國金融市場年會上提出,對於眼下中資企業的海外並購而言,在低價的“餡餅”之後,還隱藏着更多的“陷阱”需要關注。
  宋文雷認為,金融危機給中資企業的跨境並購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原來不賣的海外資産現在可以賣了,並且賣的價格更低。但是,價格恰恰是跨境並購中最後被考慮的因素。宋文雷指出,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做跨境並購,首先要考慮企業的現金流能夠支撐多久,“如果你預計被收購的企業二三年後才能産生效益,但你自身的現金流只能支撐一年,這樣的並購就是盲目的,因為你很可能等不到美好前景出現的那一天”。中投公司監事長金立群也提示説,很多企業做並購,“結婚快,離婚更快”。所以目前中資企業的並購腳步雖然不能停,但動作要更加審慎。
  收購的隱性成本也是被很多中資企業所忽視的。宋文雷指出,以往經驗證明,收購後的整合成本有時會比收購時的價格更貴,此外,還有一些不可預見的費用如人力成本和環保開支。另外,機會成本也是必須關注的。
  最後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被收購目標在戰略上是否同企業的發展思路相吻合。宋文雷説,中資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同國外同行還有差距,可以通過並購加以彌補。但中資企業在並購時要有長遠規劃,這樣才能形成完整的價值鏈。
  相關稿件
中國企業:並購西方企業正當其時 2008-11-13
美國:銀行業並購活動愈演愈烈 2008-11-07
達美與西北航空並購案收官 最大航空公司誕生 2008-10-31
[一週車談]車企並購不等於脫離險境 2008-10-29
金融危機下難得的並購機遇 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