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掌櫃":尋找金融危機下的新財富方向
    2008-11-10    本報記者:王曉磊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所有的媒體都在説着企業倒閉和裁員的消息,幾月之間,人們從對未來憧憬滿滿逐步變成不知道明天的早餐是什麼。然而,無論是“盛世”還是“熊市”,總有人還能把握到商機,尋覓到財富的新方向。

網絡“大市場”裏的“小掌櫃”

  有這麼一群“掌櫃”,他們足不出戶,買家卻遍及各地;他們的店舖不在臨街鬧市,卻有人收入可觀;他們用即時聊天軟體談生意,通過快遞公司下單發貨,需要的工具僅僅是一台電腦、一根網線。他們便是經營網上虛擬商店的“網店掌櫃”。
  他們出現不久,但發展迅速。根據互聯網調查公司正望諮詢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9月,在淘寶、拍拍、易趣三個C2C&&(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上開店的“掌櫃”人數已達117萬人。

“網店”帶動40余萬人就業

  前不久,家住重慶市九龍坡區楊家坪的謝名女談成了一筆小生意,把一件粉紅色連衣裙以60元的價格銷售給一位在福建的買家。她在淘寶網上的小店目前已銷售了近千件服裝、飾品和化粧品。
  當記者詢問她有無其他“正式工作”時,她反問:“開網店怎麼不算正式工作?”
  近年來,隨着我國網絡購物迅猛發展,電子商務為社會分擔就業壓力的作用逐漸顯現,像謝名女這樣的“網店掌櫃”已悄悄成為一個龐大的群體。據正望諮詢調查顯示,如果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地區月收入過千元、其他地區月收入超過800元的網店從業者定義為一個就業機會,則淘寶、拍拍、易趣三大C2C&&共創造了42萬個就業機會。
  “網店掌櫃”的身份也五花八門,其中約1/4是在校學生、大學新畢業生、下崗待業或無業人員。此外,不少殘疾人群也“觸網”開店,例如曾被評為“中國青年年度勵志人物”的張雲成,身患重度肌萎縮,僅靠右手中指操作鼠標,在淘寶網上經營了一家網店,目前已能維持正常生活。
  記者調查了解,網店迅速增多的原因之一是其低門檻、低風險。目前,“開店免費”是國內C2C&&的通例,除了一直實行免費的淘寶、拍拍等網站外,曾長期堅持收費的易趣網也已於今年5月宣布免費。這為許多自由時間較多、謀生手段較弱的人群提供了創業機會,也給中小店主帶來了利潤空間。重慶一名“網店掌櫃”周鈺婷説,以一件普通的線衫為例,儘管網上售價僅35元,但自己的取貨價約為18元,配送費用由買家承擔,又基本沒有店面、人員成本,因此仍有近50%的利潤。
  此外,就業觀念的更新也是“網店掌櫃”增多的原因之一。記者採訪獲悉,不少人願意捨棄體面、穩定的工作,選擇上網開店。“如果説一開始是開個店玩玩,現在則算是越陷越深了。”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的junesam説,自己曾先後在設計院和廣告公司工作,最終卻成為了一名淘寶網上的專職賣家。“我覺得現在的工作挺有成就感。我不擔心所謂‘大材小用。’”

“大市場”與“小買賣”

  儘管網店越來越多,但“掌櫃”們的收入卻參差不齊。調查顯示,網店從業者的平均月收入為2080元,但有73.2%的人群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人群僅佔1.3%。近九成的小賣家僅貢獻了約兩成的銷售額。
  “在網店間的競爭中,貨源和配送環節是關鍵。”周鈺婷&&,由於自己可以從開設服裝廠的親屬處提貨,加上和快遞公司保持了較好的合作關係,節省了不少配送費用,每月輕鬆能有上千元收入。而另一名重慶“掌櫃”黃佳則相反,他和朋友合開了一家服飾店“兜兜的衣櫥”,雖然貨物都係精心挑選,質量也不錯,但至今成交的生意不上10單。
  一些“掌櫃”告訴記者,經營網店看似自由,其實並不輕鬆。除了跑貨源之外,網店建設的各個細節都要耗費精力。以服裝店為例,“掌櫃”們便往往請來身形外貌俱佳的親朋好友擔當“野模”,“掌櫃”親自上陣展示服裝的也不乏其人,以使得宣傳圖片精益求精,吸引買家的注意。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對北京、上海、重慶等19個主要城市的調查結果顯示,2008年上半年19個城市的網絡購物金額達到了162億元。市場的增長使許多“掌櫃”對網店的前景充滿信心。“掌櫃”junesam説,在美國銷售額排名前列的網上商店中,很大一部分是以Ebay為&&的網店,至少也有數千萬美元的年銷售額。相信中國網上零售市場的未來是極其光明的,但競爭程度也將越來越激烈,預計今後的市場進入門檻將越來越高。
  “掌櫃”們也同時&&,儘管市場越來越大,但目前經營網店仍然存在許多制約因素。一名“掌櫃”告訴記者:“以配送環節為例,國外的快遞公司可以細緻到把每天分為多個時間段,由買家自由選擇送貨上門時間,而國內的快遞公司還到不了這個水平。”

繞不開的監管話題

  對於方興未艾的網絡購物,信用問題是繞不開的話題。“不少人仍然把網絡購物當作水貨、劣質品的代名詞,認為網店商品不過是水貨筆記本電腦、水貨手機之類的産品。”一名“網店掌櫃”&&,“事實上,網絡購物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階段。”
  據了解,許多C2C&&已建立起了獨特的信用評價體系。以淘寶網為例,它以“支付寶”作為獨立的第三方支付&&,一旦産生交易糾紛,淘寶作為第三方便可介入處理。此外,淘寶網還建立了一套信用評價系統,每次交易完成後,買賣雙方均可為對方作出信用評價。一旦被給予“差評”,將是難以抹去的信用污點,這對於交易雙方都有巨大的“威懾力”。有“掌櫃”告訴記者:“貨發出去後,離交易結束還差得遠。例如快遞公司能不能準時送貨?顧客是不是滿意?萬一顧客有意見,會不會不和我溝通便直接給個‘差評’?整個交易過程中我都小心翼翼。”
  然而,網絡交易信用目前屬於稀缺性資源,由於我國徵信體系尚不完善,一些弄虛作假行為仍然廣泛存在。例如近年來出現的“刷信用”現象,一些專業的“信用炒作公司”憑藉其在購物網站掌握的賬戶信息資源,開展“收費刷信用”服務,承諾交幾百元錢就能在一定時間內提供鑽石信用級別的網店。一位推銷“刷鑽服務”的人員告訴記者:“給錢的話,一個星期給你刷一鑽,一顆鑽100元,兩顆鑽200元,依此類推。”據了解,由於此類行為很難被發現和界定,給查處造成較大困難。
  專家&&,網絡沒有地域,沒有國界,把傳統的管理方法簡單地延伸到電子商務上存在很大問題。且由於國內電子商務尚處於起步階段,有關部門應該結合其特點,探索出適合於網絡的監管模式,以規範其健康發展。

  相關稿件
劉海川:“對牛彈琴”開啟新財富道路[圖] 2008-11-10
《胡潤百富榜》前20位富豪三周財富縮水1315億元 2008-11-03
亞洲財富論壇首屆(中國)年會將召開 2008-10-31
BCG:中國家庭擁有3.2萬億美元金融財富 2008-10-29
華人財富偶像、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辭世 200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