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川:“對牛彈琴”開啟新財富道路[圖]
    2008-11-10    本報記者:宗巍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對牛彈琴”被一位音樂學院畢業生演繹出新故事。中國音樂學院畢業生劉海川到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和鎮二八石村,把美妙的鋼琴曲應用到養牛中,還建立了一條生態産業鏈。
  提起到農村創業的感受,劉海川説“收穫很多”。

“對牛彈琴”搞養殖

  “禿頭,乖,別動”,劉海川一邊梳毛,一邊不停地給禿頭説話。禿頭是劉海川養牛場的一頭牛,因為沒長角,被他稱作禿頭。與禿頭一樣,這裡的幾十頭牛都有自己的名字,“我都把它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時間長了一喊名字,它們就有反應”,劉海川説。
  劉海川的養牛場不大,但很特別,每個牛圈都安裝了音箱,這讓禿頭和其它幾十頭牛每天能聽到美妙的鋼琴曲。每當《梁祝》等優美的曲子響起,這些牛變得溫順,用劉海川的話説“牛脾氣不見了,好管理了”。
  2007年5月開辦養牛場後,劉海川遇到過問題,但勤奮好學的他每次都能找到解決辦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長時間不彈鋼琴感覺技癢的劉海川在養牛場彈鋼琴,彈着彈着,他發現聽到琴聲後,安靜的牛群有了動靜。伴隨着激昂或柔美的琴聲,牛群時而狂躁,時而悠閒。
  查閱大量資料後,劉海川發現,在國外早就有飼養員給牛聽音樂的事例。從那以後,每逢晴天,劉海川就把鋼琴搬到院裏,給牛彈各種柔美的曲子。天氣變冷,劉海川擔心鋼琴長時間在戶外不利於保養,就在各個牛圈裏裝上音箱,每天定時給牛群播放鋼琴曲。
  一段時間後,“對牛彈琴”不僅使牛聽話了,牛肉也變得更好吃了。不少客戶品嘗了劉海川的牛肉後,&&味道鮮美。現在,劉海川養的牛銷路好,每批牛都提前接到訂單,價格也不錯。

從鋼琴城到養殖場

  32歲的劉海川是遼寧省葫蘆島市人,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後,在北京一家鋼琴城做鋼琴老師。妻子在中國石化總公司工作,經過多年打拼,小兩口有了自己的房子和汽車,生活過得舒坦。
  2006年的一天,正準備到澳大利亞旅游的劉海川突然從電視上看到一個專題片,介紹安徽一養殖戶用牛糞種植雙孢菇發展生態養殖的故事。“看完就不想去旅游了,把機票退掉後,就到安徽找到那名養殖戶,向他討教經驗。”
  “大學生為什麼不能去農村呢?雖然在北京日子過得順風順水,可習慣了這種生活後有時也覺得很枯燥。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
  説幹就幹。準備工作就序後,劉海川的養殖場破土動工了,地點選在妻子付娟的老家吉林省梅河口市,因為這裡是全國秸稈養殖示範縣。2007年5月,養殖場建好後,劉海川引進了首批20多頭牛,開始了牛倌生活。
  沒有了鋼琴城那種愜意的生活,每天要為幾十頭牛操心,打掃牛圈、喂草、梳毛、買種牛、賣牛……劉海川的生活被擠壓得滿滿當當。面對這個轉變,就連妻子也開始懷疑丈夫當初的決定。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努力用心的劉海川得到了回報:不僅音樂養殖法取得成效,他還創立了一條生態養殖的循環産業鏈,經濟效益可觀。大學生下鄉搞養殖的消息成為當地人的美談,現在,每天都有幾撥養殖戶來他的養殖場取經。

“農村是個大課堂”

  與別的養殖場不同,除了養牛外,劉海川的養殖場還養雞、鵝,種植雙孢菇,這就是劉海川的生態養殖法。2008年6月,閒不住的劉海川從外地購進了100斤蚯蚓,搞起了蚯蚓養殖。
  “我查過資料,牛糞發酵後釋放掉氨氣會産生很多腐殖質,這是蚯蚓喜歡的生活環境。這種條件下,蚯蚓繁殖速度快。長成的蚯蚓可用來喂雞、喂鵝,蚯蚓的糞便可做成綠色有機肥銷售給當地農民,也可用來種植雙孢菇”,劉海川説。
  牛糞、蚯蚓、雙孢菇、雞、鵝、有機肥,每次説起自己的生態養殖法,劉海川都神采飛揚,“但養牛只是這個鏈條中的一部分,我的目標是讓整個鏈條有效地運轉起來,發揮生態養殖的巨大潛力”。
  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可密切關注市場動向、善於鑽研的劉海川已闖出一條新路。
  劉海川計劃再建一處沼氣池,用養完蚯蚓後的牛糞發酵沼氣,這樣就能延長産業鏈,還能擴大養殖規模。
  現在的劉海川每天工作完回到家中,總忘不了到網上查找有關養殖技術或買賣信息。
  説起這一年扎根農村的體會,劉海川説:“農村是個大課堂,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農村雖然累一些,但感覺心裏很踏實不浮躁,心態比以前平和了。與以前比,現在打交道的面寬了、人多了,感覺自己的處事能力在提高。下一步我想繼續擴大規模,同時把自己的成功經驗推廣給更多的父老鄉親,努力做個致富帶頭人。”劉海川説。

  相關稿件
《胡潤百富榜》前20位富豪三周財富縮水1315億元 2008-11-03
亞洲財富論壇首屆(中國)年會將召開 2008-10-31
BCG:中國家庭擁有3.2萬億美元金融財富 2008-10-29
華人財富偶像、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辭世 2008-10-17
畢業紀念冊裏覓商機 美少女締造網絡財富神話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