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專家熱議10大措施
    2008-11-10    本報記者:方燁 方家喜 邢梅採寫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措施將增強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這次政策反應的這麼快,我真是沒想到。理論界還有些人在為此爭論,調控政策就已經出臺了,國家的行動這次居然比理論還快!”聽到10項促進經濟增長措施,中國人民大學原經濟研究所所長鄭超愚這樣對本報記者感嘆,“還不僅是快,力度也很大。國際上通常以是否超過國家一年GDP的1%來衡量調控政策的積極與否。4萬億元的投資規模這麼大,將極大地增強社會各界對中國經濟繼續持續快速增長的信心。”
  鄭超愚表示,雖然4萬億元資金要花出去肯定需要一個執行時滯,但是“關鍵是這一大力度政策的出臺會堅定各方面對政府的信心。肯定不會4萬億元都花出去了才有效果。”
  展望未來經濟,鄭超愚充滿信心。他説,從2002年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五六年的超過10%速度的增長,這説明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完全可以在10%以上,8%至9%的增長速度是對潛力的一種浪費。當前我國企業開工並不充分,勞動力就業也不十分充足,説明中國經濟還有繼續快速增長的潛力。

4萬億元基本抵禦世界經濟對中國的衝擊

  “這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這樣對本報記者説,“這一政策出臺後,我對中國經濟今後兩年的發展完全有信心。”
  李稻葵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去年中國的GDP是26萬億元,由于政府計劃4萬億元會在未來兩年內花出去,平均算也就是每年花2萬億元,約佔GDP的7.5%。即使考慮到今年GDP會有所增長,每年的投資也將佔到GDP的7%左右。即使是最保守的計算,由此會産生1.2的乘數效應,也會在今後兩年每年拉動經濟增長8.4%。“去年我國貿易順差佔到GDP的9%,也就是説,即使今後兩年我國貿易順差完全消失,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中國經濟也將繼續保持原來的增長速度。所以説,這一政策基本抵禦了國際經濟波動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這一政策方向明確,力度也夠大。只要在落實中能保質保量,切實讓地方政府把資金花到實處,同時保證一定的速度,中國經濟就一定可以在這次的國際金融危機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李稻葵説。

股市將有堅實支撐

  專家和分析人士表示,在當前A股極度低迷時刻,中央政府在宏觀面出臺係列政策,有利于改造和提升當前整個經濟基本面,使股市有一個根本的支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研究員李建偉認為,可以預期,在宏觀政策進一步松動和擴大內需的政策背景下,包括公共基礎設施、農業、醫藥等行業都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相關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價值也明顯凸現。
  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近期市場上寄希望于對股票市場強力行政幹預,但操作性不是很強。只有中央政府用大的政策,改造和提升當前整個經濟基本面,提振實體經濟,才能使股市有一個根本的支撐。
  魯政委指出,從現階段來看,盡管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農業基礎還比較薄弱,需要大量的投資。而中央和地方政府準備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對收儲、提價、補貼和投資等方面實施積極的政策將直接正面影響農業類上市公司。
  中金公司研究部有關分析表示,受中央政府在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的影響,電信、電力、造紙包裝、化工、建材、鋼鐵、交通運輸等“重資本開支”的行業和個股將明顯受益(增加凈利潤約3%至7%)。

“金融要支援經濟增長”的提法很關鍵

  “宏觀政策的重大轉變,尤其是貨幣政策基調由適度從緊轉向適度寬鬆,將有助于把中國經濟從內憂外患中‘解救’出來。”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認為,“金融要支援經濟增長”的提法很關鍵,它表明決策層在財政和貨幣兩大政策上都傾向于保增長。寬鬆的貨幣、信貸政策對經濟穩定增長至關重要,也必將有助于中國盡快走出這輪經濟下行周期。
  袁鋼明表示,隨著國內經濟下滑風險日益加大,去年底開始實行的從緊貨幣政策在目前看來已明顯不合時宜。在信貸被嚴格控制的條件下,經濟只可能下行,很難談得上增長。此前提出的“一保一控”目標已明確把保增長放在首位,而要實現保增長的目標,貨幣政策必須放松。若“積極財政+適度寬鬆貨幣”這一政策組合得到貫徹,中國經濟前景將非常樂觀,明年的GDP增長率甚至仍可保持在10%以上。

汽車工業直接受惠

  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室主任趙英認為,十項措施概括起來集中在公共基礎設施和民生兩個方面,對抑制下滑局面和保持明年經濟增長是一個利好,也為保持汽車工業明年增長創造了前提條件。
  從結構上分析,對商用車是一個直接利好,卡車和客車、專用車等用于生産性車輛與國家基本建設是正相關的。雖然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商用車明年的增幅不一定很大,但增長是沒問題的。相對來説,對乘用車增長的影響間接性的增長。企業主、藍領、白領會從經濟增長中受益,就業和工資收入能保持,就能保持一定的購買力,但這種影響不像商用車那麼明顯,更多的是表現為一種間接的影響。同時,措施對汽車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車開發有一定好處,表明政府會繼續支援自主創新,新能源車等技術研發會得到更大的支援力度。
  國家信息中心資訊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認為,十項措施加大了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力度,對重卡、商用車行業的影響會非常明顯,當然,投資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可能還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但是重卡、商用車的銷量幾個月後就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對于乘用車來説,這十項措施對增強消費者的預期和消費意願無疑有非常巨大的作用。這些投資會刺激經濟的增長,進而增加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不過,與重卡等商用車相比,乘用車市場的影響會稍微滯後一些。

  相關稿件
諸暨農村合作銀行新措施支援中小企業 2008-09-11
安徽省:推出了五項戶籍管理惠民新措施 2008-09-04
新加坡:再推新措施吸引海外人才 2008-01-21
迎接黃金周 港澳遊消費維權添新措施 2007-09-26
廣州銀行稱實行央行的新措施尚需時間 2007-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