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風暴]調整外貿結構需要寬鬆環境
    2008-11-06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期嘉賓: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沈丹陽

  主持人:您覺得我們應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看待目前的外貿形勢,下一步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新情況?

  沈丹陽:從宏觀面上來看,外貿形勢總體上是比較好的。我覺得有三個原因。

  第一,出口增長速度比較快,1到9月份,全國的出口增長速度是22.3%,雖然比去年同期降4.8個百分點,但是這個速度還是非常快的。去年出口一萬多億美元,這麼大規模的基礎上,繼續保持20%幾的增長,全世界沒有。

  第二,1到9月份的出口增長沒有大起大落,比較平穩。除了2月份,在風雪災害發生之後,出口增長比較低迷,其他的八個月份,基本上在20%到22%之間。

  第三,出口的結構包括地區結構、貿易方式結構、主體結構、市場結構都比較合理。

  主持人:但是目前出口型企業面臨很多困難,需求確實在減少,而且很難預測未來還會發生哪些事情,這場金融危機會走多遠、走多深,用什麼詞來概括明年的中國出口態勢,顯然樂觀這個詞不太合適,用悲觀更不合適?

  沈丹陽:我認為是確實不樂觀,但是也不容悲觀,應該是審慎的樂觀。我覺得明年困難很多,不確定因素也很多。金融危機以後,市場需求低迷,特別是美國市場,因為美國是我們最主要的出口市場,歐盟、日本市場都低迷。不確定因素指的是這場金融危機到底水有多深,還會怎麼樣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席卷多少個國家,會不會造成全球性的經濟衰退,這些都是不確定的。我們國家受多大的影響,政府會採取什麼政策措施,這些措施有多大的效果,也很難一下子説得清楚。

  主持人:現在看來,中小企業對于政府的金融扶持、信貸扶持的呼聲比較高,您覺得空間還有多大,是不是會逐漸看到更多政策。

  沈丹陽:政策肯定會進一步出臺,現在可以採取的政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雖然説這次出口退稅率又提高了幾個點,但還不是所有商品,只是一小部分商品。另一個是金融扶持。金融服務要能夠到位,所謂到位,第一,資訊要對稱;第二,要便利,有一些政策很好,但是企業不感興趣,為什麼?因為很麻煩,最後看得到,吃不著,像挂在墻上的餅一樣。

  主持人:有種觀點認為,金融危機對中國來説如果是一個好事的話,就是把許多早就想做而沒有下決心做的事情,借這個機會給做了。但是在目前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很多中小企業可能沒有能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産業升級,創造自己的品牌,您覺得這是不是有點逼上梁山的味道?

  沈丹陽:我不太讚成這種説法。從積極方面來看,這種説法是要求外貿企業或者出口生産企業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或者加快結構的調整。我覺得調整結構的主體是企業,一定要讓企業在相對比較寬鬆的環境下來進行。你不能逼它,前段時間有些政策的調整,我個人看法,還是密了一點、緊了一點,政策疊加在一塊,有些企業就受不了。

  相關稿件
[直擊華爾街風暴]保增長還得靠投資 2008-11-05
[直擊華爾街風暴]消費在短期內可能很難有大幅度提升 2008-11-04
[直擊華爾街風暴]投資海外正是時候 2008-11-04
[直擊華爾街風暴]各級政府沒有“救市” 2008-11-03
[直擊華爾街風暴]股市仍未到底 200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