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風暴]宏觀政策要有一定的提前量
    2008-10-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期嘉賓: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陳雨露

  主持人:正在經受金融危機考驗的國內出口企業,得到了一條好消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出通知,從2008年11月1日起,適當提高部分勞動密集型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我們注意到17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採取有針對性的財稅、信貸、外貿等政策措施,繼續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調高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是不是意味著這項工作正式開始啟動了?

  陳雨露:我覺得提高出口退稅率很及時,很有針對性的,因為前三個季度我們整個GDP的增長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個百分點,由於出口下降導致GDP減速佔了將近一半比重。

  我們整個宏觀經濟狀況比歐美好,如果中國的宏觀經濟全年保住GDP在9.5%,CPI在6.5%,就會是世界上最好的經濟。但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們的實體經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接下來刺激經濟的方案,一定是針對實體經濟而來的。下一步的宏觀經濟政策,應當是以降息為代表的貨幣政策,加上擴大內需為代表的財政政策,這樣一種組合。

  主持人:很多經濟學家認為這場金融風暴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如果會出現冬天,那現在還處在秋天。真正到了冬天,是不是會看到更強有力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陳雨露:我們的宏觀政策要有一定的提前量。金融危機影響我們的主要是出口下降,但實際上一定還會影響到我們的消費需求和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長率。所以現在我們有針對性地&&一系列的政策,等到危機的影響最大的時候,也將是這些政策的正效應開始發揮的時候。

  主持人:伯南克在講話時特別敏感“衰退”這個詞,他認為“衰退”是個專業術語,是指連續兩個季度的零增長或者是負增長,而現在只能是經濟放緩。美國副財長在接受採訪時説2009年美國經濟就可能出現回升,而且不僅僅是金融産業,是整個經濟的回升。您覺得他們這種判斷是不是過分樂觀了?

  陳雨露:我認為是這樣。在美國的歷史發展長河中,每過八到十年就有一次經濟大調整。在每一次調整中,經濟的衰退和調整期都在三年左右。這次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比過去80年的任何一次都更加嚴重。今年3月份到5月份,我在美國做了兩個月的學者,走了11個州,訪問了67家機構,專門調研次貸危機。我感覺到能真正意識到這次次貸危機嚴重性的美國人不到20%,從美國家庭到美國政府,從監管部門到整個金融業界都存在著一種輕視性的判斷。所以説美國採取的危機控制政策晚了。鋻於這次危機的嚴重程度,我認為它的衰退期可能需要三到五年。

  主持人:您覺得美國經濟會出現五年的衰退,那對中國會有什麼影響。我們應該為自己定一個什麼樣的可實現的目標?

  陳雨露:實際上我們在亞洲金融危機時所面臨的形勢比現在嚴峻,因為當時我們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長率只有5.9%,全社會零售總額的增長率是7%。當時我們保8%,是非常艱難的。這次雖然在歐美非常嚴重,但畢竟不在我們家門口,對我們影響小一些。另外從三駕馬車來看,我們的消費和固定資産投資的增長率比1997年的情況要好得多,所以我們的目標應該確定在9%,保9%應該是有希望的。但是從長遠來看,我們不希望美國經濟出現那麼長時間的衰退,因為我們有一個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有一個重大的飛躍,也就是由粗放型經濟轉向效益型經濟,所以我們希望有一個寬鬆型的經濟環境。美國經濟保持相當長時間的增長,對我們非常重要。

  相關稿件
[直擊華爾街風暴]2009年出口企業將最困難 2008-10-22
[直擊華爾街風暴]為確保宏觀調控目標 我國財稅政策將如何調整 2008-10-21
[直擊華爾街風暴]金融危機不同程度的影響到我們的實體經濟 2008-10-21
[直擊華爾街風暴]創建新的國際金融秩序尚早 2008-10-21
[直擊華爾街風暴]亞洲實體經濟受美國金融風暴影響並不嚴重 2008-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