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混戰”到“抱團”:專利聯盟首戰告捷
    2008-10-16    本報記者:肖思思 王攀 孔博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國家工業設計與創意産業基地9月落戶廣東順德。廣東佛山順德區副區長蘇偉波(左)從國家知識産權據副局長張勤(右)手中接過“國家工業設計與創意産業(順德)基地”牌匾。本報記者 肖思思 攝
  就在今年9月16日,國內家電領域首個知識産權聯盟組織——“電壓力鍋專利聯盟”發起了第一起專利侵權訴訟,過程卻“超乎想象地順利”。
  然而,就在兩年前,組織聯盟的五家企業不僅彼此之間為了知識産權問題而“戰火紛飛”,而且在追究其他企業侵犯自身知識産權的道路上遭遇重重阻礙,步履維艱。
  從“混戰”到“聯盟”,來自廣東佛山順德的幾家企業開始的嶄新探索顯示,組建行業性專利戰略聯盟參與市場競爭,有望給一個行業和一批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發展效果。

電壓力鍋企業“不打不相識”

  今年6月頒佈實施的《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綱要》特別指出,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知識産權信息交流,組織共同維權”。
  這句話,讓長期從事知識産權保護工作、現任電壓力鍋專利聯盟執行專員的陳廣永感慨萬千。
  2006年,如今的電壓力鍋專利聯盟主導者——廣東美的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正因幾項專利受到侵犯而煩惱。佛山市順德區創迪電器有限公司、怡達電器製造有限公司、愛德電器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因侵犯了美的電壓力鍋産品的幾項相關專利而面臨訴訟。
  當時,本意通過積極起訴維權的美的公司卻困難重重:如果起訴贏了其餘三家企業的話,電壓力鍋領域仍有上百家企業侵權,打擊的範圍太大,無從下手,並且牽扯精力和費用太多;即使理論上都能贏這上百家企業,喪失了競爭對手後,整個市場無法靠美的一家公司來推動。
  對此,當時正在順德地區知識産權協會工作的陳廣永回憶説,“不管誰贏,對順德的這四個企業來説,實質上都是輸家。因為他們互相‘殘殺’後,還將面臨其他上百位對手。”
  此外,在2006年,電壓力鍋行業一台産品的利潤空間還有100余元,這幾家企業都非常不願意在彼此的訴訟糾紛中喪失市場。
  於是,讓順德全市震動的電壓力鍋行業的這場官司最終沒有打成。四家企業權衡利弊後,決定結盟。
  陳廣永説:“當時下這個決心還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感覺成功希望很大,因為企業確實太需要這種聯盟了。”
  因此,陳廣永毅然“下海”,承擔了聯盟建立的主要業務。他整合四個企業共67個專利,倣照國際上的一些先例,組建起了“專利池”——這是一種在國際貿易環境中屢屢讓中國企業“折戟沉沙”的專利保護手段,外國企業通過壟斷行業絕大部分專利的代理權而迫使中國企業要麼繳納高昂的專利費用,要麼在法律訴訟中黯然退出市場。
  組建過程並不容易。直到2007年6月,當持有電壓力鍋行業的另外70多項專利的中山時耐電器有限公司加入聯盟後,聯盟才真正具備了“抱團打天下”的實力。
  至此,該聯盟的專利池已經擁有174項專利,而且全部是不含外觀專利在內的“真金實銀”,技術優勢明顯。陳廣永説:“根據我們專利池裏的專利,我敢説,只要是沒有獲得我們許可的企業和産品,其中八成都可能侵犯了我們的專利。”
  如今,聯盟企業需要支付的成本是:每年60萬元的專利維護費用;委託給當地一家律師事務所負責專利維權,每年費用五萬元。

以聯盟名義起訴超乎想象地順利

  9月16日,經過精心準備,該聯盟發起了成立兩年後的第一宗訴訟——以聯盟的名義起訴中山某企業侵犯其某項實用新型專利。
  “接到法院傳單後,這家企業根本不想應訴,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我們和解。並且希望加入我們。”陳廣永説。目前,聯盟已經收到了五家電壓力鍋企業的入盟申請。在日前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專利和名牌博覽會上,來自陶瓷等行業的企業紛至沓來,希望從陳廣永處借鑒聯盟成立的經驗。
  陳廣永承認,抱團起訴讓聯盟嘗到了掌握主動權帶來的暢快。“以往因為財力、精力不夠,企業面臨專利侵權時,根本不願意起訴,甚至還被動應訴。這次以聯盟名義起訴是超乎想象地順利。這就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根據該聯盟提供的資料,目前五家聯盟企業生産的電壓力鍋産品佔全國市場份額的65%以上。就在兩年前未結盟時,五家電壓力鍋企業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還不到30%。
  然而,在這五家企業的雄心壯志裏,成立聯盟的好處不僅僅在於維權。專利成果共享、提升聯盟內部企業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提升行業質量才是聯盟的最大訴求。
  陳廣永説,成立聯盟最初的出發點是規範市場。“我們的專利池形成後,其他電壓力鍋企業要麼加入我們,要麼被我們起訴。根據我們的入盟條件,年産量至少在10萬台以上才有可能盈利。因此,規模小、質量不過關的電壓力鍋企業必然被淘汰。”
  聯盟內的這幾家企業希望,他們能夠推動已制定的聯盟標準成為行業的標準。那將大大提高整個電壓力鍋行業産品的質量。
  為此,針對不斷要求加入的企業,該聯盟也設置了准入條件。例如,必須擁有自主品牌,有至少10項電壓力鍋專利;産品的外觀設計與聯盟成員和聯盟已許可的其他企業産品有明顯差別;生産條件達到ISO9001、ISO140001標準;經半數以上聯盟成員同意加入;交納10萬元入盟費和聯盟産品標識使用費等等。

希望整個行業能共享專利池的專利

  “我們聯盟的最終目標是吸引70家規模較大的企業加入。”陳廣永分析,現在行業四分五裂、企業沒有形成規模的局面,並不利於電壓力鍋行業的發展,反而會導致質量不過關、經常性的專利侵權行為。“希望最後,整個行業都能共享專利池的專利,提升整體素質。”
  事情遠沒那麼簡單。陳廣永認為,電壓力鍋行業遲早要面臨來自國際的挑戰,他認為這個時間長度不會超過三年。
  “在國外,我們飽受國外‘專利池’帶給我們的打擊。我們也可以學習國外,建立自己的專利池,走出國門,贏得國外的市場。”
  他建議説,從“專利聯盟”的經驗來看,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首先要擺脫在參與國際競爭時“受到知識産權貿易壁壘”的“受害者”心態,應主動在國外申請專利,把握在國際知識産權糾紛中的主動權,勇敢地打入國外市場。
  對此,在第五屆專博會上舉行的國家知識産權戰略與創新高峰論壇上,國家知識産權局副局長張勤也提出了同樣的期望,他説:“我國應該利用行業、地區的力量,構建相關的知識産權戰略聯盟,加強行業自律,並推進專利産品提升競爭力。”

  相關稿件
憑專利權貸款 長沙試水“專利權質押貸款” 2008-10-15
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産品交易會開幕 2008-09-04
專利法修改劍指“基因竊取” 2008-08-29
專利法:維權成本有望納入賠償 2008-08-29
專利法修改激勵創新 200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