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開發:農業大國的現實選擇
    2008-10-09    本報記者:連振祥    來源:經濟參考報

  傳統上的農業除了提供食品等基本功能外,還能做什麼?近年來,我國各地圍繞農業發展,開發出了不少新功能,如鄉村旅遊、生態保護、就業增收等,這表明我國農業在多功能開發的基礎上結構在不斷優化升級。農業部門的研究人員認為,農業的多功能開發將是我們這樣一個農業大國的現實選擇,其不僅是新世紀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也是農業發展的一次歷史性機遇。但是由于目前我國農業多功能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政府應該及早統籌規劃,科學實施。

  多功能性豐富和拓展了傳統農業內涵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農業不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閒、文化傳承等功能。建設現代農業,必須注重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甘肅省農牧廳研究人員周辛平認為,農業多功能性把特色産業、生物産業、生態産業、旅遊休閒産業、農業文化産業等新的産業形態納入了農業産業的范疇,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農業。農業的多功能性體現出,發展好農業,不僅能夠保障糧食供給,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而且還能在推進工業化進程,緩解能源危機,推動以生物産業為主導的産業革命,保護生態環境,傳承歷史文化等方面發揮重要功能。
  周辛平説,這就理清了農業與工業、第三産業、生態環境、能源、生物經濟、高新技術産業等各大經濟領域之間的聯結脈絡,明確了農業在國民經濟體係中的地位,豐富和拓展了農業的內涵,從而為各大部門之間的協調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所以積極發展多功能農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

  多功能開發應該注重六個方面

  研究人員將農業的功能具體劃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社會功能。如農村就業、獨立家庭農場生存、繁榮地方經濟、鄉村文化的健康持續發展等;二是環境功能,如生物多樣性、清潔的水與空氣、生物能源、改良土壤等;三是其他多功能産品,如地區或國家糧食安全、風景價值、食品品質與食品安全、動物福利等。與傳統産品生産意義上的生産性農業相比,多功能農業從內涵到結構均已發生重大而突出的變化,正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真正意義上的基礎結構。
  綜合各地的實踐,周辛平分析認為,農業多功能開發應該注重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突出人本。增加政府的教育投入,是農業多功能開發的重要途徑。只有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才能實現農業多功能開發的可持續性。
  二是突出綠色。提倡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自然農業和無公害的綠色産業,以保障人體健康,增強市場競爭力。
  三是突出環保。就廣大農村而言,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
  四是突出迴圈。農業迴圈經濟發展要按照“無害化、低排放、零破壞、高效益、可持續、環境優美”的思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迴圈利用為核心,統籌規劃農業各産業發展,找準我國農業迴圈經濟的突破口。
  五是突出休閒。利用農業和農村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業設施、農耕文化、農家生活等旅遊資源,使第一産業和第三産業相結合。
  六是突出文化。農業多功能的開發,就是要發揮傳承作用,成為挖掘和延續農耕文明、民族傳統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

  初創階段需要加大政策支援和引導力度

  研究人員認為,農業多功能開發在我國許多地方目前尚處于探索階段,沒有模式,也缺乏規劃。所以當務之急是政府要科學規劃,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的力度。
  周辛平建議,政府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扶持政策,選擇在重點區域設立示范點,總結成功經驗,輻射帶動。財政部門要加大對都市農業發展的資金支援,鼓勵多渠道投入。
  同時要加快多功能農業開發關聯部門的整合。多功能農業能否形成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關聯部門的發展水準。必須重視農産品加工、農業科技研究及推廣、農業教育、農業資訊與管理咨詢、農業生産資料供應、農産品收購與貯藏、農村金融和農村旅遊等農業關聯部門的整合,以便為多功能農業的順利成長創造條件。
  另外,要堅持多元推進,鼓勵從事農業多功能開發。農業多功能開發不比傳統農業,一般投資都比較大。在組建主體上,鼓勵農村富裕起來的農民牽頭搞農業多功能開發;鼓勵和支援城裏、外地一些企業家到旅遊景點、到城鄉結合部搞農家樂、搞農業多功能開發;鼓勵一些商戶經銷農村特色産品、特色食品、無公害農産品;鼓勵和支援企事業單位幹部從事或領辦農業多功能開發項目。通過這種多元推進,擴大開發的廣度和深度,形成全社會的共識,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當然,強調農業多功能開發,農業的基本功能不能丟。周辛平認為,確保糧食自給,關乎我國食物安全和國家安全。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絕不能依靠國際市場解決。要確保糧食穩定供給,以及維持農業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就必須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在相當長時期內,農業的社會保障和失業保障是難以完全替代的,為城市、工業提供一些原材料,也是改變不了的。還必須清楚,農業雖具多功能性,但農業又是弱質産業。農業不僅對實現糧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保障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實現生物和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對支撐其他多種産業發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關稿件
延長經營許可權 利于轉向現代農業 2008-10-08
農業部:秋糧收獲過六成 全年糧食大頭到手 2008-10-08
農業部再次發出通知:千方百計穩定奶業生産 2008-09-26
農業生産“老年化”進一步加劇 2008-09-24
農業生産趨向副業化 糧食“喝”石油長大 200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