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經濟為何有較強的“抗震性”?[圖]
蘇南轉變發展方式之三
    2008-08-21    本報記者:焦然 徐機玲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年,蘇南地區動漫産業發展迅速,圖為蘇州蝸牛電子有限公司別具一格的辦公室。本報記者 陳琪 攝
  頂住壓力、苦練內功,促使蘇南經濟積聚起新的能量和優勢。今年二季度與一季度相比,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回升,新興産業增勢強勁。上半年,蘇錫常三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長13.6%,財政總收入增長53.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0.26%。蘇南經濟為何有較強的“抗震性”?記者在深入解析蘇南經濟轉型新路徑中尋找答案。

以全球視野謀劃更大發展

  在蘇南採訪,無論是地方黨政領導或企業家,都會談及世界經濟波動對當地經濟和企業的影響。從國際比較中尋找差距,以全球視野謀劃新一輪大開放、大發展,已成為蘇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蘇州市委書記王榮説,與發達國家相比,蘇州人均GDP僅為歐美主要國家的1/4、韓國的1/2、香港的1/3。由於發展方式尚未根本轉變,資源環境約束十分突出。近10年,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用地近30萬畝,這種以消耗資源為主的發展方式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無錫市委書記楊衛澤説,無錫國土面積是新加坡的10倍,但土地産出效益只有新加坡的5%到10%。這既是産業水平的差異,更是發展水平的差距。為實現土地集約化經營,無錫市提出了土地開發畝均産出250萬元以上的立項標準。新開工建設的光伏産業園,將在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實現年産出1000億元的高效益,畝均産出達7600萬元。近年提出“以畝産論英雄”的江陰市,引導企業在最小的“土地分母”上,實現最大的“發展分子”。去年全市總産出超過4500億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産出4.5億元。

瞄準現代産業體系構築新高地

  據世界銀行統計,當前全球服務業産值比重已超過60%,發達國家超過70%,而蘇錫常三市服務業産值比重只有40%左右,遠低於國際水平。
  “蘇州工業園區的工業産值相當於西部一個省,超過全國一半以上的省會城市,但服務業只佔GDP的1/4,相比新加坡服務業佔GDP的3/4有很大落差。”蘇州工業園區副主任顧玉坤向記者介紹,實施服務業倍增計劃,是園區産業轉型升級的重點,作為國家首批“鼓勵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試點基地”,園區已建成360萬平方米的軟體園、動漫園、物流園、創意産業園等現代服務業載體,去年實現服務外包收入50多億元,其中離岸外包收入2.2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7%、80%。
  常州市長王偉成&&,蘇南經濟第三次浪潮的特點,是以科技創新帶動産業升級融入世界經濟。常州在以國際化布局調整産業結構時,利用東南亞全面開放之機,在柬埔寨籌建“常州紡織工業園”,為實現傳統産業梯度轉移開闢新路徑。同時,在本地優勢區域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經濟效益好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推動了新能源、新材料、軌道交通等新興産業迅猛發展,新瑞數控機床、源暢非晶硅光電等一批高端産品躍上國內、國際産業制高點。

增強科學發展本領提升領導力

  近一個時期,蘇南許多市、縣(區)黨政領導幹部,或南下北上調研、或走出國門考察,四處尋求破解經濟難題的“真經”。王榮在解析這一現象時説,大興學習調研之風,有針對性地解決科學發展的“知識恐慌”和“本領危機”,打造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掌握先進理念並勇於實踐的幹部隊伍,是蘇南在轉變發展方式上領先一步的決定因素。
  記者在周莊見到剛從上海培訓歸來的鎮黨委書記李忠,他説,這次學習拓展了視野和思路,周莊現在白天人不少,晚上卻留不住人。下一步要借鑒國際經驗,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産業,在旅游商品研發、藝術品交易、文化演藝、工業設計等方面深入開掘,使周莊成為富有江南水鄉古鎮特色的創意旅游勝地。
  江陰市委書記朱民陽&&,黨政領導幹部應站在轉變發展方式的最前沿,帶領大家一起學、一起幹。據他介紹,江陰正在探索新一輪産業轉移中政企互動發展的關係,從去年起,市裏每年投入1200萬元專項經費,實施企業家素質工程,現已在澳大利亞、美國、德國、日本培訓企業家200餘人。正是得益於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幫助,以科技創新與資本經營結合的“江陰板塊”,籌資總量已達160億元,大規模投入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推動了全市産業轉型升級。

  相關稿件
江蘇南通數千名大學生競相報名當“村官” 2008-07-10
蘇南崛起新能源産業 2008-06-13
中國建設銀行在江蘇南京發售“中商龍卡” 2008-03-17
揚州採取措施力保蘇南及沿江電廠用煤需求 2008-02-05
“蘇南模式”後遺症:水鄉漸失世界工廠林立 200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