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中小企業分化現象凸顯
中小企業生存狀況調研之四
    2008-08-06    本報記者:王文志 肖波 劉璐璐    來源:

  今年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有人形象地將其比喻為“四把刀子”加“一根繩索”。“四把刀子”是指匯率上升,以及能源、原材料、勞務成本大幅度上漲。“一根繩索”就是信貸收緊。可是同樣面臨“刀砍繩束”,有的企業利潤空間被削得微乎其微,有的企業卻安然無恙,甚至活得比以往更滋潤。經濟學上的“馬太效應”——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現象,去年以來在長三角、珠三角製造業愈演愈烈。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造成這種分化的原因不在於企業規模的大小,甚至和其所處行業相關度也不那麼緊密,而在於企業面對困難的態度,以及採取的對策。

打造品牌“由魚成龍”

  今年初,珠三角地區製鞋業的行業組織亞洲鞋業協會調查發現,2007年間,廣東五六千家鞋廠中,有1000多家倒閉。“倒閉的絕大多數是一些單純依靠接單生産出口的鞋廠。”深圳市龍崗區鞋業商會會長梁惠南説。去年以來,人民幣持續升值,原材料漲價,工資成本上升,出口貿易受抑,讓很多企業不堪重負,利潤大幅度下降,甚至虧損。
  與此截然不同的是,一些大型優勢企業卻乘機大舉擴張,走上了快速做大做強的道路。百麗鞋業有限公司1992年創立時,只是一個投資金額僅200萬元的小廠,主要為香港品牌代加工。近幾年,他們提出“立足大陸市場,創建百麗品牌,開設鞋業連鎖專賣店”,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品牌事業,很快成為國內第一、國際第二大的鞋業經營連鎖集團。深圳新百麗鞋業的百麗、思加圖、天美意、他她品牌女鞋,均名列2007年全國銷量的前十名,其中百麗品牌連續12年居中國女裝鞋銷售榜首。
  縱觀目前在深圳屹立不倒並且快速擴張的鞋類企業,多數持有這一品牌“利劍”。深圳耀群實業對於消費者是一個陌生的企業,但説起達芙妮、千百度、康莉、森達、百思圖、蜜絲羅妮這些牌子,幾乎無人不曉。而耀群,做的就是為這些品牌進行設計生産的幕後工作。耀群現在的員工規模已上萬人,而進行管理、設計的技術型員工就佔總人數的14%強。
  此外,還有一批深圳鞋企的知名度與市場份額都在快速上升,比如富麗明達、阿儷達。而一批專為國際國內知名女鞋品牌加工的企業,如盛豐、寶凱、&威、嘉豪運、派高等,受這一輪産業調整風波的影響也非常小。

自主創新“一路奔跑”

  在江蘇,由於成本“逼宮”,一批企業日子難過,利潤大多處於“零”界狀態。然而,江蘇新中環保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報表顯示,利潤保持在5%以上。
  董事長陳松告訴記者,新中環保的“法寶”是不斷開發新産品,在行業利潤保持在15%的“黃金時代”,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就不低於營業額的1%。在鞏固發展高效袋式除塵器的同時,新中環保引進、消化、吸收了國內外一系列先進的脫硫技術,與上海電力學院合作研發了一種循環經濟模式的氧化鎂濕法脫硫技術。目前,新中環保擁有石灰石—石膏法、氧化鎂濕法、循環回流半幹法等多種脫硫技術。“脫硫設備佔産品的35%,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今年出現的困局。”陳松説。
  汽車零部件行業同樣面臨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出口市場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而收縮的困難。然而,位於浙江蕭山的杭州正強萬向節有限公司今年4月份的報表顯示,其利潤同比增長了61%。它的“法寶”,在於不斷開發新産品,在行業利潤保持在20%的“黃金時代”,“正強”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就不低於銷售收入的6%。去年開發新産品19個,今年計劃開發23個,目前新産品佔銷售額的比重達到51%。
  浙江富陵控股集團原來是一家以塑料薄膜為主業的民營企業,雖然已經擁有四條國際先進生産流水線,年年産銷兩旺,但董事長趙建昌卻看到:塑料薄膜位於下游行業,必須向産業鏈的上端延伸,才能形成新的優勢和發展空間。
  於是,他們投資20億元的三圓石化項目應運而生。去年一期投産後,生産聚丙烯産品30萬噸,銷售收入達到35億元。今年,趙建昌又準備投資五億元,利用日本專利技術,開發一個年産15萬噸、銷售30億元、填補國內空白的聚丙烯抗衝新材料項目。

直視困難主動出擊

  在“中國皮都”溫州水頭鎮,由於製鞋企業的産量銳減近三成,導致皮革加工行業的需求急劇萎縮,一批企業日子難過。然而,平陽遠東皮革公司卻通過皮革深加工,成為“耐克”、“阿迪達斯”、“奧康”等知名品牌的供貨商,經受住劇烈的市場衝擊。而且,現在的皮革産品利潤比粗加工生皮高出好幾倍。
  長期以來,浙江中小企業企業主要依靠低成本、低價格競爭。這對很多企業來講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如果視而不見,顯然是一種“鴕鳥思維”。此時此刻,正視困難、主動出擊,才是解決之道。
  1989年浙江海亮集團創業時,銅棒加工市場一片蕭條,董事長馮亞麗卻看到了蘊含的商機。1996年,“海亮”冒著破産風險、拍出2500萬元家當上馬銅管生産線時也是市場低谷。不過半年,沒挺過來的企業垮了,“海亮”的訂單卻超過了産能。如今,“海亮”加快了産業調整和創新的步伐,向上遊資源産業挺進,遠走內蒙古去探礦、開採。
  業內人士稱,現在有兩類企業日子比較好過:一類是行業龍頭,産品質量過硬,市場佔有率高,品牌影響力強,具有定價的主動權;另一類是早幾年就進行了轉型,主動從價值鏈的低端向高端延伸,現在剛好到了産出期。

  相關稿件
壟斷也是6.7萬中小企業倒閉的幕後推手 2008-08-05
“中小企業銀行”救不了中小企業的命 2008-08-05
李熙范:幫韓國中小企業找"婆家" 2008-08-05
商界精英獻中小企業“過冬”良方 2008-08-05
幫助中小企業縫製“過冬棉衣” 200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