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街頭人民幣兌換點隨處可見。新華社記者 王小川
攝 | 兩岸周末包機啟航與大陸居民赴&旅游正式開放,是半個多月來兩岸關係中最受矚目的兩件事,而在此之前不久,人民幣在台灣本島實現與&&&的雙向兌換,同樣受到兩岸乃至海外高度的關注,堪稱在海峽兩岸交流交往史上具有指標性意義的一大突破。 可以説,兩岸周末包機促成“兩岸一日生活圈”漸趨成形,而大陸居民赴&旅游的開放將為台灣經濟注入一泓活水。那麼,人民幣循正常途徑進入到台灣社會的日常經濟生活領域中,無疑是有利於前二者達到預期良性目標的必要配套。
每人每次兌換額不得超過人民幣2萬元
6月12日,&立法機構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八條及九十二條,允許人民幣在&兌換。6月26日,&&&當局通過“開放台灣地區辦理人民幣現鈔買賣業務”案。 6月29日晚,&金融主管部門加班審核台灣銀行等13家島內銀行申請人民幣在&兌換文件。6月30日,島內銀行機構取得人民幣現鈔買賣許可函後,隨即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自然人持有效身份證件皆可兌換,每人每次兌換額不得超過人民幣2萬元。 據台灣媒體報道,為滿足民眾需求,獲准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的各家島內銀行,各已進口2000萬元至6000萬元人民幣現鈔。在業務據點方面,城市中心區重點分行及機場、碼頭附近的業務據點,成為各銀行率先開放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的主要據點。台灣銀行初期開放約30家分行辦理人民幣雙向兌換業務,土地銀行開放15家分行,合庫銀行則開放72家分行。此外,還有46家旅館、15家百貨公司以及6處寺廟和觀光景點獲准開設“外幣收兌處”辦理人民幣買入業務。7月10日,&金融主管部門又核準2家銀行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據悉,還有幾家銀行的申請正在辦理中。
提前儲備的人民幣現鈔至少達5億元
記者還了解到,事實上,早在主管機構核發相關許可證前,島內各銀行機構就已早早準備,不僅提前挂出了“本行將辦理人民幣兌換業務”之類的宣傳條幅,對識別人民幣的知識、簡體字兌換説明、驗鈔機等細節也落實得非常細緻,更提前一個月開始儲備人民幣現鈔,以確保開辦業務之後能“有求必應”。據島內媒體透露,島內各銀行機構提前儲備的人民幣現鈔至少達5億元。 6月30日在人民幣“登&”首日,台灣銀行挂出的人民幣現鈔匯率牌價是:買進價4.339元,賣出價4.552元。據台灣銀行解釋,這個價格是參考人民幣的國際匯率、取得成本及同業掛牌匯率而訂出,此一匯率將是浮動的。這一天,全&各金融機構共賣出約1600萬元人民幣,僅桃園機場內的“&銀”和“兆豐銀”全天就各賣出100多萬元人民幣現鈔。 當天,一位將搭機赴新疆出差的孫小姐在桃園機場直接拿美元兌換人民幣。她對記者説,過去都是拿美元到大陸後再換人民幣,現在可以直接在台灣兌換,這對常往返兩岸的民眾來説非常便利。 人民幣在&兌換的開放也方便了到台灣進行經貿、文化交流的大陸人士。據報道,正在台灣的大陸歌手胡彥斌在返回大陸前獲知這一消息後,就趕到銀行將自己身邊的人民幣換成&&&。原來,來&已近一個月的他之前在台灣消費都是使用信用卡付賬,遇到需要支付小額台幣時只能先跟台灣工作人員借錢。“我終於可以把債還清了!”胡彥斌對媒體記者説。 據台灣方面統計,台灣本島6月30日開放兌換人民幣以來,截至7月9日,&、澎、金、馬等地區金融機構共買入人民幣6462萬元,賣出人民幣1.6億元。其中,台灣地區民眾買入人民幣金額達1.56億元,佔銀行賣出總金額的97.25%;銀行買入人民幣6462萬元,也以台灣民眾兌換最多,金額達人民幣5729萬元,佔銀行買入總金額的88.65%。
旅客出口處的人民幣兌換點排起了長龍
7月4日,大陸居民赴&旅游首發團赴&,記者也在同日抵&。在桃園機場內兌換&&&時,記者看見銀行窗口貼着大大的告示:“可兌換人民幣”。而7月18日,大陸居民赴&游相關協議正式實施,記者來到&&松山機場等待第一批游客抵達時則看到,旅客出口處的人民幣兌換點排起了長龍。 毋庸置疑,大陸游客抵&後的第一個“節目”就是將人民幣兌換成&&&。據報道,台灣“上海商銀”藉&與旅游業者的合作關係,將從北京來的首發團直接帶到銀行位在&&市民權東路的總行。不到一小時,該團42位大陸游客就兌換了11.6萬元人民幣,是6月30日後開放人民幣兌換後“上海商銀”單日買進人民幣的最大量。 據台灣媒體報道,島內開放大陸游客赴&旅游後,人民幣與&&&之間的交易升溫。7月4日人民幣與&&&兌換成交量較3日增長50%。針對大陸觀光客來&結匯的商機,島內金融機構紛紛高規格迎賓。“上海銀行”不但提供專門場地供首發團員結匯,還在兌換場所準備了珍珠奶茶、鳳梨酥等台灣小吃,供首發團團員品嘗。首發團來&第一日,這家銀行共買進32筆人民幣,買進金額為11.6萬元人民幣。島內人士預估,隨着7月18日以後大陸居民來&旅游人數增加,&&&與人民幣之間的交易量將進一步逐漸升溫。 正是因應大陸居民來&旅游,島內百貨、旅游、飯店等業者也積極與銀行機構合作,為大陸游客提供兌換服務。據了解,&&101購物中心、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太平洋SOGO百貨都開設了人民幣兌換服務處。 而早在大陸居民赴&游首發團來&之前,日月潭景點外圍的商家就針對人民幣的課題做好了準備,為方便大陸游客消費,不只&&願意直接收取人民幣,還準備了小面額的人民幣作為找零。
|
|
一是人民幣禁入階段。長期以來,&&&限制人民幣入境。根據台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8條規定,“大陸地區發行的貨幣不得進&&灣地區,否則海關將予沒收,但民眾如自動向海關申報,可將人民幣暫留海關,等出境時再攜出。” 二是人民幣准入階段。隨着兩岸經貿往來日益密切,&&&於2002年開始評估有條件開放人民幣在&合法化等問題。2003年底,&&&通過“民眾攜帶人民幣&&境之限額規定”,自2004年3月1日起允許旅客攜帶6000元以內人民幣進入台灣,但仍不可在島內金融機構兌換。自此,人民幣在台灣&&境被合法化,但仍被禁止兌換。在民眾的強烈呼籲下,2005年1月1日&&&又將可攜帶金額提升至2萬元。 三是人民幣試點兌換階段。由於人民幣大量涌入台灣卻不能在銀行兌換,商家、銀樓、旅行社以及地下黑市開始提供非法兌換,迫使&&&開始考慮開辦人民幣試點兌換。2005年10月3日,&&&開放金門、馬祖兩地試辦人民幣兌換業務,規定符合“小三通”&&境條件的台灣與大陸民眾在出具證明的情況下,可向經過許可的當地金融機構申請兌換人民幣,每人每次以2萬元為限。為因應“陸委會”開放大陸觀光人士赴&的進程,“央行”逐步改善金馬模式,於2006年5月准許金融機構申請在機場或碼頭設立人民幣現鈔買賣據點,同時允許交易人委託旅行社或領隊代辦買賣人民幣。儘管金融業者期盼早日實現開放台灣本島兌換人民幣,“央行”也稱“做好隨時兌換人民幣的準備”,但在“國安會”及“陸委會”的政策抑制下,人民幣兌換業務遲遲無法在台灣全面實行。 四是人民幣全面兌換階段。2008年,隨着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達成大陸游客赴&觀光與周末包機直航兩項協議,作為配套措施的人民幣在&全面兌換被提上日程。國民黨提出修法與不修法兩種版本,民進黨在民意壓力與“立法院”結構弱勢的情況下也同意放行。6月12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8條與第92條修改案最終通過,明確規定在兩岸雙邊貨幣清算協定簽訂或機制建立前,人民幣在&管理及貨幣清算由“央行”同“金管會”訂定辦法。自此,人民幣在台灣地區兌換獲得法源。26日,“行政院”通過“人民幣在台灣地區管理及清算辦法”,准許任何自然人兌換人民幣,每人每次不得超過2萬元人民幣,金融機構採取雙向買賣方式,但外幣收兌處採用單向買入方式。30日,該辦法正式實施,人民幣終於實現在台灣全面兌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