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目前至少100個市長關注的新課題
    2008-07-16    本報記者:洛濤 王民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華社記者 張燕輝 攝

民營資本首度探路生態城

  中國的生態城近日又添“新丁”。位於北京豐台區長辛店的長興國際生態城是北京第一個生態城。此前,國內比較知名的生態城包括天津中新生態城、上海崇明島東灘生態城。相異於其它生態城的政府背景,長興國際生態城的推動者是民營企業北京萬年基業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如果每一個生態城都因為特殊的背景而成為獨一無二的項目,它可能會很成功,但是不一定具有可複製性”。擔綱長興生態城項目的總規劃師、奧雅納中國有限公司葉祖達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希望通過借鑒國際上最佳案例的研究以及國家和北京市相關政策法規,結合可持續發展指標系統中可量化的指標來推動長興生態城發展。作為國際知名的生態城規劃設計機構和世界上最大的建築設計諮詢公司之一,奧雅納的業務幾乎涵蓋了鳥巢、水立方、T3航站樓、中央電視台新址等當前中國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
  目前,長興生態城已經開發完成了一套系統的指標體系,包括19個詳細的高於普通指標的生態指標,如節約用地、開放空間可達性、節能、可再生能源、碳排放、水消耗、廢水回用、廢氣物循環利用、建築垃圾再利用、舊村改造、産業和就業等,其多數指標明顯高出常規指標。如節能方面,在滿足節能建築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能源54%;可再生能源利用從常規4%提高到20%;廢水回用從常規的30%提升到80%;建築垃圾的再利用從常規的不做考慮確定為80%的回收利用;舊村改造從常規的集中安置轉為100%的原地改造。

國內百餘城市紛紛競賽生態城

  “生態城建設已成為目前至少一百個中國城市市長的新研究課題。”近年來,上海、天津、哈爾濱、重慶、常州、成都、秦皇島、日照、貴陽、唐山、襄樊、長春、長沙等城市紛紛提出要建設生態城市,海南、吉林、陜西、福建、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十幾個省份也都提出了建設生態省(市、區)的奮鬥目標。
  到底什麼是生態城?從20世紀80年代這個名詞誕生以來,關於生態城市的概念眾説紛紜。“雖然沒有確切定義和標準,但‘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生存價值標準借助現代的‘生態城’概念得到詮釋。”中國房地産協會副秘書長、城市開發專業委員會主任王平向記者&&,真正的生態城其實有非常具體的量化指標,不僅僅只是概念。
  “當生態城市的建設越來越成為當今我國城市化的最強音,作為首都的北京應當起到的示範和導向作用不容小視。”王平告訴記者,根據修編後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北京已將“生態城市”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並確定2010年以前為生態城市起步階段,此後10年為成型階段。有專家指出,北京作為首都,應當在推進本市生態城市建設的同時,積極在政策改革、産業整合、行政管理等層面積極進行探索和創新,為全國的生態城市建設提供經驗,起到更好的帶頭和示範作用。
  王平&&,長興生態城作為北京生態城建設項目的開篇之作,與天津中新生態城、上海東灘生態城一同構築了我國三大直轄市生態城開發的鐵三角布局。在未來20年內,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不可阻擋,走向可持續的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引進當前全球最先進的生態城開發模式,以本土化的策略建設,為我國城市開發建設提供了新的模式樣板。

生態城模式需具備“三可”原則

  “中國生態城發展模式需具備‘三可’原則。”近日,一場以生態城市為核心議題的高規格論壇在河北廊坊召開。由於目前國內鮮有可資借鑒的成功案例,探尋我國生態城規模發展的路徑成為本屆論壇的重點話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論壇上為生態城發展指出了“可複製,可持續,可推廣”的方向。
  仇保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生態城建設非常關鍵,因為建築領域的節能減排,首先在建築上,建築是城市最基本的細胞。第二個體現在城市的居住設施,包括公共交通、供水、供電,都採取節能減排的形式。第三個是必須對節能設施有機結合,産生共同的效益。使每一個城市綜合達到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各種生物質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整個城市是節約的城市。

  相關稿件
紡織服裝企業:按照“調整市”生態新法則逆境求生 2008-07-09
按照"調整市"生態新法則逆境求生 2008-07-09
中新天津生態城即將步入施工建設階段 2008-07-04
良好生態也是“軟實力” 2008-06-27
李凱:長三角地區謀建電信區域“生態圈” 200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