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以來,由於煤價漲而電價未動,虧損一詞總是與電廠形影不離。國家發改委近日對國內煤電價格進行了調整,上調電價,限制煤價,以此來緩解電廠的困境,積極應對當前緊張的電力供應形勢。 記者在火電大省山東調研時了解到,電價上調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電廠的損失,但並未扭轉虧損的局面,虧損仍在繼續;同時,電煤限價對國有大煤礦具有一定約束,但難以限制住地方小煤礦,電廠目前普遍出現了沒錢買煤,且買不到好煤的情況,這些都加劇了對今夏出現電荒的擔憂。
虧損依舊
“電價上調肯定是比不調好,但是還遠遠不夠。拿我們山東來説,此次上網電價調整了1.75分,雖然這部分緩解了我們的虧損壓力,但對於扭虧來説只是杯水車薪。”山東一家大型電力企業有關人士説。 7月1日起,山東省開始執行新的電價調整政策。其中,統調燃煤機組上網電價提高1.75分/千瓦時。同時,適當提高部分電價偏低、虧損嚴重電廠的上網電價,並將新投産統調脫硫燃煤機組的標杆電價提高至0.3724元/千瓦時。 據他介紹,電價上調1.75分只相當於把電煤價格下調40至50塊錢,而與去年同期相比,煤價整整上漲了200至300塊錢。也就是説,他們現在發電發得越多,就虧損得越厲害,上半年整個集團虧了20多個億。 在該電力集團所屬的一家電廠裏,電廠負責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山東上網電價上調1.75分後,預計下半年因電價上調增加收入3279萬元,但按現在市場煤價測算,假設上網電價年內不再上調,預計下半年仍將虧損2億元。 “以現在的電煤價格來計算,上網電價至少要漲6、7分,我們電廠才能做到保本運行。”這位負責人説,由於電煤價格的飆升導致了發電成本的大幅增加,上半年電廠已經出現1.57億元的嚴重虧損,僅6月份就虧損4093萬。 更為嚴重的是,因為虧損巨大,電廠的資金鏈也變得緊張了起來。上述電廠負責人説:“我們電廠資金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目前的資産負債率已經高達88.38%。要不是我們的集團公司墊付1.6億元煤款,我們的資金鏈早已經斷裂。” 該負責人透露,目前電廠雖然積極&&當地的建行、工行、農行等多家銀行進行貸款,但因電廠虧損嚴重,大部分銀行都只同意上報總行,少數銀行&&盡量對該行本年到期的貸款給予追加授信,但能否實施放貸都不確定。
電煤難求
“電煤限價左右不了煤炭漲價的趨勢。我們現在基本上都是合同買煤,但即便是重點合同,煤礦也有不完全兌現的時候,而且就算不兌現,你也沒辦法。”上述電力企業人士告訴記者。 國家發改委上個月宣布,自今年6月20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對全國發電用煤實施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在臨時價格干預期間,全國煤炭生産企業供發電用煤的出礦價,不得超過今年6月19日實際結算價格。 “政府很難對地方小煤礦的電煤價格進行限制。”上述電廠負責人&&,今年以來,山東省外火車進煤量明顯減少,這使得他們在相對較長的時期內以採購地方煤炭為主。由於電廠本身沒有計劃煤,再加上電煤採購沒有重點合同,全部來自市場採購,因此,他們電廠用於採購電煤的支出大幅上升。 問題還在於,電廠因為無錢買煤,不僅“吃不飽”,而且還“吃不好”。“電煤實行限價後,電煤還是很難買到,即便買到了,煤質也比較差。這導致了發電質量下降,對發電設備的損害也非常大,維護和檢修的費用因此大大增加。”上述電力企業人士説。 上述電廠負責人則透露,他們電廠原來設計的是使用5500大卡的優質電煤,但在他們電廠現有的存煤裏面,4000大卡以下的劣質電煤卻佔到了1/4,其他的電煤也都只在4100至4300大卡之間,熱值很低。 “燒劣質煤影響發電機組壽命不説,還增加了機組的非正常停運,光停機再開機的成本就在50萬左右。”該負責人無奈地説:“即使像設備維修這種該花的錢,我們現在也沒錢花,能不修的就不修,能少修的就少修。” 有一組數字可以説明電煤上漲給電廠帶來的窘境。該負責人説,2000年以前,電煤只佔電廠全部成本的50%至60%,設備折舊和銀行利息佔20%至30%,管理等其他費用佔20%至25%。而現在,電煤佔到了80%以上,設備折舊和銀行利息佔13%至14%,其他費用只佔5%左右。
電荒隱憂
由於供電形勢緊張,電廠即使在虧損的情況下也不得不“逆市而上”。上述電廠負責人説,儘管廠裏資金異常緊張,他們電廠的電煤庫存目前仍然達到了15天,四台機組全面運行,且今年以來沒有出現一天全部停機的狀況;同時,在發一度虧一度的前提下,堅決履行社會責任,保證電力供應。 據介紹,他們電廠預計今年全年發電量為49.5億千瓦時,而上半年就已經完全27億千瓦時,超過了預定全年發電量的一半。另外,就整個電力集團而言,今年1至5月份,一共多發電158.6億千瓦時,為“保電”做出了貢獻。 儘管期待國家再次調整電價,但上述電力企業人士&&,自己的心態比較平穩,電價調整不可能一步到位,短期內電廠虧損的局面難以改變。他説,集團現在只能進一步有效降低成本,比如今年以來電廠職工的工資已經在下降。 “我們對下半年的形勢感到不太樂觀。”據介紹,雖然政府採取了電煤價格干預政策,但7月份公路運費和鐵路運費也分別上調3元/噸,隨着運費的上調,必將導致下半年結算的標煤單價還要升高。而隨着奧運的臨近,部分小煤礦也將被暫時關閉,電煤供應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 山東電網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今年夏季高峰負荷期間,山東電網電力缺口可能會在200萬千瓦至700萬千瓦之間,電力供應形勢異常嚴峻。今年5月份,山東電網統調最大用電負荷已超過3200萬千瓦,達到去年夏季高峰最大負荷水平。 與此同時,由於受缺煤和煤質差等因素的影響,山東電網負荷高峰時段發電出力嚴重不足,按照有序用電方案已多次採取移峰措施。其中,電煤供應緊張成為了影響電力供需平衡的突出問題。 上述電廠負責人説,如果虧損這樣持續下去,電廠將難以維持正常運行,一旦資金鏈斷裂,即便是有心也無力去承擔社會責任,屆時損害到的將不僅僅是電力一個行業,還將會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轉。 他建議,對電煤價格進行限制不是長久之計,將來還是要放開的;電價也應該隨着電煤的上漲而上漲,從政府定價轉向市場定價,最終實現競價上網;此外,還可以考慮把電網的利潤返還一部分給電廠。
電煤供應仍然緊張 警惕煤質繼續下滑
由於電煤價格急劇攀升,國內各大電廠今年以來普遍面臨着日益嚴峻的“燃煤之急”。記者在火電大省山東調查發現,在國家發改委對電煤價格實施臨時干預後,電煤供應緊張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明顯緩解,煤炭質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電煤成為影響電力供應的一大不確定因素。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合同煤和市場煤差價較大,煤礦因此蒙受損失,供煤積極性不足,而政府對地方小煤礦的電煤限價監管也比較困難,因此,對電煤採取政府臨時干預措施只能是權宜之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