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小麥價格高開高走 農民惜售心理增強
    2008-07-10    本報記者:鄧衛華 許劍銘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才見豐收年,又遇好價錢。
  記者日前走訪山東小麥産區,無論是在農民自家房前屋後的曬場,還是在小麥收割後鬱鬱蔥蔥的玉米地裏,農民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上,寫滿了豐收後的喜悅。

小麥價格高開高走 不同區域價格各異

  2008年山東小麥托市收購于6月1日啟動,比往年提前了10多天,且每斤小麥的托市收購價較去年同期上漲了五分錢。受托市收購價格較高、生産資料價格漲幅較大、國際糧食價格上揚等多重因素影響,山東小麥價格高開高走、穩中有升。從區域來看,山東南部小麥主産區價格相對較低,山東中東部特別是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價格較高,威海市的價格甚至高出國家托市收購價格約一成。
  以二等白小麥為例,各地新小麥陸續上市後,價格穩定在最低收購價之上,目前價格較高的淄博、煙臺、東營等地0.84元至0.86元/斤,價格較低的菏澤、棗莊、濟寧、臨沂等産區0.79元至0.81元/斤。

區域價格扮演主角 收購行情初見分曉

  在國家實行統一的托市收購價格的大背景下,不同區域的小麥市場價格成為影響本輪儲備糧收購的最主要的因素。
  記者從中儲糧山東分公司獲悉,按照“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有利于糧食安全儲存、有利于監管、有利于糧食銷售”的原則,山東省第一批共確定了委託收儲企業25個,收購庫點1218個,收購庫點比去年增加了276個,既方便農民就近售糧,又降低了農民售糧成本。
  小麥托市收購啟動一月,山東累計收購托市小麥84.17萬噸,全部為白麥,比去年同期(去年6月中下旬啟動)增加69.83萬噸。從收購情況來看,小麥市場價格較低的山東南部小麥主産區明顯好于市場價格較高的東部沿海地區。

“收購高峰”未現高峰 農民惜售心理增強

  通常年景下,山東從5月底6月初進入小麥收割期;6月中下旬開始,隨著新小麥陸續上市,小麥收購進入高峰期。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收購高峰期”並沒有出現預想中的高峰。
  中儲糧山東分公司購銷計劃處分析認為,由于山東新小麥價格高開高走,受賣跌不賣漲心理的影響,農民惜售心理逐步增強;加之6月下旬陰雨天氣較多,小麥水分偏高,雙重因素影響,致使本該達到收購高峰期的時候,收購數量卻仍然沒有明顯放大。
  在泗水縣金莊鎮劉家洼村,村民董立俊告訴記者,今年收成不錯,他家八畝多地收了8000多斤麥子,是最近幾年來收成最好的。他現在每天都很關注一些農業方面的新聞和專題節目,“總感覺糧價還得往上漲。我對面一家蓋房子急著花錢,七毛六一斤就賣了,這不最近漲到七毛九了。我覺得怎麼也得漲到八毛五六的樣子,反正家裏有地方存糧,我準備再等等看。”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一些麵粉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為爭搶糧源以每斤高于托市價格兩分錢進行收購,特別是一些飼料企業使用小麥替代玉米,且對水分、不完善粒、雜質要求較低,這也使得一些農戶惜售心理增強。
  山東棗莊市稅郭鎮東北村村民龍宗華家種了三畝紅小麥,由于收割前遭了一場風,一畝地大概收了800斤,跟去年的收成差不多。“我們這兒紅小麥的價格跟國家保護價一樣,每斤0 .72元。我想等等再賣,起碼也應該跟玉米一個價,每斤得賣上0.8元吧。”龍宗華説,去年他的麥子是9月份賣的,0.78元一斤,賣後價格還在漲。據悉,當地農民習慣在8月份賣了麥子給孩子交學費,龍宗華在鎮上打工每月能掙1300多元,“孩子學費我不指望麥子,今年我想多放放。”

  相關稿件
玉米漲價 山東飼料企業改用小麥 2008-06-20
山西省首次實行小麥主産區最低收購價政策 2008-06-16
農業部:八成小麥已收 麥收重點轉至京津冀 2008-06-16
農業部最新消息顯示:全國七成多小麥已收獲 2008-06-13
跨區機收進入高峰 全國小麥收獲過半 200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