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外資進入中國獨資化趨勢加劇
    2008-07-09    本報記者:劉璐璐 方燁 胡作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目前國際上對新興國家的直接投資總體上仍維持增長趨勢,而人民幣的升值又使更多外資走向中國。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08年前5個月外商直接投資(FDI)總額達42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55%。據了解,其中有70%的新進外資進入實體經濟時選擇獨資方式。
  近年來,外資以獨資方式進入中國的趨勢正在加劇,獨資已代替合資成為外商投資中國的主流。從實際使用的FDI來看,合資企業資金佔比逐年下降,目前不足20%,而獨資企業資金佔比逐年上升,接近80%。據商務部統計,2007年我國新設外商獨資企業約2.95萬家,外商獨資方式實際使用外資572.64億美元,佔全國總量的78%。
  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部主任馬宇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以前,外資進入中國多以合資合作的方式。然而從90年代中期開始,外商的獨資傾向就開始表現出來,到後期主流就是獨資企業。”截至2006年底,外商獨資個數已佔全部外資進入中國企業數量的44.6%,金額的46.7%。
  這種獨資趨勢的加劇與國際投資新興國家方向上的變化相吻合:即以滿足發達國家需求為目標,追求廉價生産成本的投資正在減少,以提高中國等新興國家內需為目的的投資正在增加。
  據中投證券首席分析師李志坤分析,外資獨資化的日趨加劇與其進入中國的投資産業轉移有關,外資正從製造業向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轉移,而這些行業的特點更支持獨資發展。李志坤提供的數據顯示,從1997到2007年,外資獨資在不同行業中的比重發生明顯變化:製造業從62.13%下降到49.44%;採礦下降了1.5%;水、電、氣下降了3%;建築下降了2.5%。同時,和這些降幅相對的是,銀行、保險業從0.19%上升到9.86%,地産從11.42%上升到20.67%。
  記者在長三角採訪外資企業時了解到,目前,由合資轉為獨資也是獨資化趨勢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越是在華經營時間較長的企業,其獨資化傾向越突出。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副院長高敏雪告訴記者,他們曾就中國外資經濟中獨資企業與合資企業在數量、勞動力投入、資本投入、市場佔有狀況進行廣泛對比,分析結果表明,中國外資經濟不僅已經形成了以獨資企業為主體的基本格局,而且獨資企業經營狀況總體上優於合資企業。“由此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説,合資企業減少、獨資企業崛起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此外,這種外資獨資化的趨勢在國內不同地區的表現不盡相同。記者了解到,目前這種獨資化在東部等一些沿海地區表現得比較明顯,而在中西部地區,外資的進入多以合資為主,或者説,合資的模式還沒有出現大的改變。“當然,國家對外資進入後的區域統計是沒有的,這是一些專家的估算。”李志坤説。
  相關稿件
截至3月在華外資銀行資産總額逾1930億美元 2008-07-07
外資零售企業稅收流失應當重視 2008-07-04
上海:今年新批外資項目近九成為外商獨資 2008-07-03
警惕外資過度滲透中國糧食産業 2008-06-30
商務部:備案權下放將使房地産外資受到嚴控 200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