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製造”産品登上聯合國採購大名單
    2008-05-16    本報記者:王立芳 李曄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文昭岱是廣西一家食品生産企業的負責人,在他看來,直接與聯合國做生意幾乎是異想天開。然而,當得知聯合國全球採購年均90多億美元、且成為它的供貨商門檻並不太高時,文昭岱感到莫大的遺憾。
  與文昭岱一樣,由於不了解聯合國採購流程,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通,很多中國企業錯失了成為聯合國採購市場供應商的機會,中國企業直接提供給聯合國的商品不到這塊“大蛋糕”的1%。

90多億美元的“大蛋糕”只分得不到1%

  在廣西南寧舉行的“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08年全球投資促進高峰論壇”期間,旨在促進國內企業成為聯合國採購指定供應商的聯合國專場採購説明會,吸引了一批有採購需求的跨國公司,同時也受到了上百家希望進入聯合國採購市場的中國企業的追捧。
  近五年來,聯合國全球採購額平均每年以超過15%的速度遞增,目前聯合國在全球直接採購總額已超過90億美元,涉及近萬種商品。而聯合國成員國內部的政府採購,成員國之間的雙邊採購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發展援助機構衍生的採購,也參考和採用聯合國採購供貨商名單。因此,聯合國直接採購會産生六到七倍的輻射效應,形成總額400億至600億美元的龐大市場。
  近年來,我國有約150家企業成為聯合國採購系統中的指定供應商,雖然數量有所增加,但在聯合國近6000個指定供應商中所佔比例仍然較小。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代表處高級設備採購官員宋曉兵介紹,聯合國從中國直接採購的商品一直在1%左右徘徊,更多“中國製造”通過第三國中間商或其他渠道流入聯合國採購機構。

繞過中間環節帶來的“雙贏”

  近年來,伴隨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聯合國各機構在中國的採購規模正呈現出逐年放大之勢。作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2008年全球投資促進高峰論壇”重要活動內容之一的聯合國專場採購説明會,專門提供了一份採購清單,涉及汽車零部件、帳篷、日用品、五金等。
  此次説明會還提供了一項非常人性化的服務,即當場指導國內企業與國際採購機構建立直接固定的供貨渠道,中國重汽、玉柴集團、柳工集團等一大批國內供應商做出積極響應,&&可以為聯合國相關機構提供相關商品及服務。
  有關專家介紹,與聯合國做生意不存在收匯風險,聯合國購買的商品一律享受免稅待遇,不存在“傾銷與反傾銷”及各種貿易壁壘;此外,企業加入聯合國採購,就等於獲得了進入國際市場的綠卡,有利於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通過與聯合國做生意,企業能學到規範化的國際商務規則,培養國際商務人才,有助於加快我國企業電子商務進程。
  面對中國企業的積極響應,聯合國難民署地區高級採購專員高天瑞説,如果聯合國能夠直接從中國企業採購,可以節省大量的中間費用,能用同樣數額的資金採購更多的價廉物美的中國産品,也能夠得到更為完善的産品售後服務,而中國企業在增加産品銷售的同時還可擴大企業的影響,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
  目前,中國的出口額已經佔到世界的4%,出口企業已達五萬多家,其中有不少是能夠達到聯合國採購指定供應商標準的。專家判斷,只要有一部分企業申請成為聯合國採購的供應商,中國在聯合國採購中的份額就能大大提高,並能通過聯合國網絡推介中國的商品和服務,對開闢海外市場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登上聯合國採購大名單中國企業仍需“補課”

  在此次聯合國專場採購説明會上,雖然文昭岱沒有從採購清單上發現商機,但對從未接觸過國際採購的他來講卻是“大開眼界”,他説:“企業要獲得發展不能只在家門口做生意,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活動,了解市場,為走向國外市場做準備。”
  一方面是企業期待的無限機遇,另一方面是溝通渠道不暢。採訪中一些中國企業代表&&,期待有關部門能夠幫助企業建立與聯合國採購市場的溝通渠道,讓“中國製造”登上聯合國採購名單。
  高天瑞建議,成為聯合國採購的供貨商,首先要熟悉聯合國採購程序和政策,這些信息均可以通過聯合國各機構的網站上定期發布的採購通知中獲取,如果企業從中發現了商機,就可以&&和訪問各機構的採購信息中心,按照要求提供清晰、完整、全面的報價,並提供備選産品和服務。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華南投資促進中心國際項目官員胡赫萌説,網絡應該成為中國企業認識聯合國採購和向聯合國有關機構介紹自己的工具,另外,對許多中國中小企業而言,還要克服語言上的困難,“與聯合國的合作要有耐心,堅持不懈地努力,注重與聯合國的首次合作,保持企業信譽,這樣才能贏得與聯合國的長期合作。”

  相關稿件
願大飛機引領中國製造翱翔 2008-05-14
京滬高鐵:中國設計 中國製造 2008-04-23
“中國製造”在美又遭仿製 2008-04-08
“中國製造”客車獲全球同行矚目 2008-03-19
足以媲美歐美産品 "中國製造"在美風采依然 200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