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半年時間內玉米價格經歷暴跌猛漲[圖]
    2008-05-14    本報記者:武勇 姜雪城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記者 姜雪城 攝

  “2007年11月底,1.44元/公斤;12月底,1.64元/公斤;2008年3月底,1.46元/公斤;5月初,1.56元/公斤”——這是寧夏玉米價格在短短半年時間內經歷的“漲、跌”價格曲線。

玉米新上市 價格直線上升

  2007年新糧上市銷售後,寧夏玉米一路走高。到今年1月底,玉米收購價平均上漲到了每公斤1.64元。
  寧夏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伊品集團公司給自治區經委的報告顯示,2007年10月份陰雨天較多,導致寧夏玉米推遲上市近一個月,大部分玉米深加工企業原料庫存空虛,生産“等米下鍋”,再加上農民惜售情況嚴重,造成玉米價格高開高走,價格從1460元/噸漲到今年春節前的1560元/噸,最高達到了1640元/噸,甚至一度出現搶購現象。
  “由于受國內外市場影響,寧夏玉米價格直線上升,許多糧食購銷企業和糧販也認為玉米價格還將上漲,盡管玉米上市初期水分高、價位高,仍紛紛搶購,導致市場期望值驟然膨脹,每公斤玉米最高漲到1.64元。”寧夏伊品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吳迎喜説。
  地處中寧縣境內的長山頭國有農場,去年生産了近3萬噸玉米,各地客商紛紛進場收購,很快收購點達到了9個。陜西省收購商趙登科説,當時考慮到四川的玉米價格漲到了每公斤1.80元,品質還不如寧夏玉米,如果運輸過去肯定賺錢,最多時,我們收購了5000多噸玉米。
  寧夏糧食局副局長嚴彥召告訴記者,去年年底,為了保護廣大農民利益,寧夏糧食局出臺了玉米收購指導價,即每公斤1.36元,可是農民”賣落不賣漲”,持糧觀望情況十分突出。各市、縣糧食購銷企業從1.40元/公斤跟進到1.56元/公斤,基本上收不上。

出現了多年少有的“賣糧難”

  南方雪災後,由于運力緊張運不出去,寧夏玉米開始一路下跌。“眼瞅著種玉米的季節又到了,可玉米運輸不出去,糧食價格就一路下跌,至今還沒有賣出去,如今種子和化肥又都漲了價,真不知道今年拿啥種地!”説起玉米賣難的事,同心縣石獅鎮麻疙瘩村農民余振東滿臉愁雲。去年他家20畝地裏生産的1萬多公斤玉米,到4月中旬絕大多數還堆放在家裏。
  寧夏玉米的外銷地主要在四川等省區。據介紹,2007年冬季南方雪災致使部分鐵路毀壞,盡管很快恢復運輸,可是主要運送本地貨物,還沒有兼顧到地處西北的寧夏,致使寧夏糧食主要是玉米外運嚴重受阻。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今年春節過後,寧夏市場上玉米價格開始回落,到3月底,水分低的玉米平均收購價最高每公斤才1.46元,而且有價無市,令等待繼續漲價的農民後悔不迭。
  4月中旬,記者在同心、中寧和紅寺堡等寧夏玉米主産地採訪時,均有農民積壓大量玉米待售。而當地一些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因庫存緊張,就連庫房大院中也堆滿了收購來的玉米。紅寺堡一家糧庫的負責人説,去年新玉米上市初期,他們在高水分、高價位的情況下收購了大量玉米,糧庫爆滿,只能露天存放。
  記者同時還發現,國有糧庫繼續收儲出現困難,購銷大戶紛紛停收。玉米深加工企業也因産品運輸不暢,資金難回籠,無大量資金繼續收購。各地客商在長山頭國有農場設立的9個玉米收購點,當時堅持收購的只剩下2個。而據中寧縣糧食局介紹,到4月23日,全縣尚有1.7萬噸玉米待售,其中僅長山頭國有農場就積壓了1.2萬噸。
  據寧夏經委調查,去年寧夏玉米總産量達到創歷史水準的140多萬噸,除掉農民已經銷售和自用的部分,到4月中旬,全區大約還有17.5萬噸玉米待售,出現了多年少有的“賣糧難”。

增加運力 價格迅速回升

  4月17日,寧夏經委向蘭州鐵路局發函,並派相關處室負責人前去協商玉米外運問題。蘭州鐵路局派出工作組到寧夏調研當地玉米購銷、運輸及積壓情況。最後承諾從4月25日起,調整運力突擊幫助寧夏搶運玉米一個多月,每天外運1800噸玉米。5月3日,蘭州鐵路局再次派出工作組,到寧夏協調解決玉米運輸難問題。
  寧夏經委經濟運作處處長萬晶告介紹説,在蘭州鐵路局的幫助下,寧夏開始突擊搶運玉米,計劃到5月底外運玉米6.3萬噸。目前,寧夏已經搶運了1萬多噸玉米。如今糧食購銷企業負責人的臉上有了笑容,農民也高興了,玉米價格也開始回升,如今每公斤已經漲到了1.56元。
  農民和購銷企業高興了,玉米加工企業又開始發愁。據了解,由于蘭州鐵路局給寧夏的運力是固定的,增加了玉米運力,自然減少了其他貨運,深加工産品外銷依然不暢,前期大量收購玉米後,深加工高附加值産品外運困難,收購資金沉淀又無新資金回籠,無法繼續備原料。
  寧夏伊品集團公司總經理閆曉平説,目前他們的倉儲能力雖然增加到了12.5萬噸,可現在倉容還差7萬噸。如玉米大量外調,將使原本寧夏玉米原料供需不足的狀況更趨惡化,按照現在企業每個月3萬多噸的生産能力,現有儲量只能生産到六月,等新玉米10月份上市,可能要面臨因短缺原料被迫停産4個月,最少減少5億元的銷售收入。

 

  相關稿件
解密糧價暴漲背後的“食物帝國” 2008-05-12
糧價暴漲危及全球 農業物資巨頭利潤翻番 2008-05-12
湖南省:“有形之手”穩定糧價顯現成效 2008-05-12
“高糧價”時代:讓我們一起節約糧食 2008-05-12
WTO官員王曉東:五大因素助推國際糧價上漲 200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