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一家大企業集團整體上市,全省26家上市公司僅佔全國的1.7%,相當於江蘇省江陰市(縣級市)的上市公司數量……這一組數字,或許能準確地反映資源大省——雲南在全國資本市場中的地位。專家認為,雲南應充分借助資本市場,使之成為本省經濟的強心劑。
資本市場滯後制約雲南經濟發展
“雲南存量資産已具相當規模,但流動性差、資産證券化水平低卻是不爭的事實。”雲南省省長秦光榮説。截至4月18日,26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2248億元,佔全國A股總市值的1.33%,與2007年全省GDP總量比較約佔47.8%;而全國A股總市值16.8萬億元,與2007年全國GDP總量比較約佔68%。到目前為止,目前雲南還沒有公路、鐵路的上市公司,也沒有進行公路、鐵路的資産證券化。 近年來,雲南省各類優勢資源的開發速度不斷加快,資産規模迅速增長,但優勢資源轉化為優良資産的程度還很低。近1億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的水能資源,目前已開發資源僅佔12%左右。雲南還有豐富的生物藥資源,去年三七種植面積達13萬畝,産量佔全國的98%。全國以雲南三七為原料的制藥企業有1300多家,雲南僅有36家,且規模都比較小、産品研發加工不足。 同時,旺盛的投資需求和滯後的資本市場也存在矛盾。目前雲南省經濟增長仍靠投資拉動,而資本市場發育程度較低,投資來源主要靠企業自籌、銀行貸款和國家投入,融資渠道狹窄,直接融資比例低,融資成本高。
解決資本運作的“橋”和“船”
“為加快經濟發展,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必須以發展資本市場為突破口,創造條件推進資源、資産的資本化,加速資本流動,提高資本收益。要實現這些,首先需要解決‘橋’和‘船’的問題,即實現資本化的途徑和手段。”秦光榮説。 發行股票上市流通,是企業進行直接融資、迅速優化和壯大企業資産的最直接手段,同時不斷將優質資産注入上市公司,將使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價值得到持續提高。雲南省計劃大力培育上市公司,爭取在2012年前再有20戶以上的企業通過培育、借殼等方式實現上市,總上市企業數達到50戶左右。對於存量經營性資産,雲南省已經開始布局,引進戰略投資者,促進資産流動重組。去年雲銅集團與中鋁公司“聯姻”,中鋁以現金參股,注資雲銅集團75.38億元,向雲南省政府支付對價20億元,並斥資20億元在雲南發展銅深加工項目,承諾將其擁有開發權的秘魯1300萬噸銅礦資源供給雲銅集團。昆鋼引進武鋼,企業資産負債率由重組前的76.12%下降至53.86%,資産結構明顯優化。
雲南資本市場的“資源牌”
分析人士認為,雲南資源得天獨厚,總量居全國第6位,有“有色金屬王國”、“藥物寶庫”等美譽。但簡單的資源利用已不能適應經濟的發展,由於融資困難,尤其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利用不夠,嚴重制約了雲南經濟整體走強,GDP、工業增加值始終居於全國倒數。 巨大的融資需求將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資本市場來滿足。雖然雲南上市公司數量處於全國中下水平,但雲南資本市場的“資源牌”具有其他地區無可比擬的吸引力。馳宏鋅鍺曾一度是中國第一高價股,錫業股份、雲南銅業、雲天化等都是各自領域績優股。 我國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增加,資本市場發展加快為雲南省擴大直接融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業內人士認為,應加快推動雲南資産證券化程度,拓寬融資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速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