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拿出一天時間暫時遠離手機、電腦等技術産品和虛擬世界,人們方能享受到現實世界久違的樂趣。 新華社記者 張岩
攝 | 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電視和網絡。但專家認為,沉迷於虛擬世界會對生活産生負面影響。 路透社報道,一項“回歸現實世界日”的活動正在興起。參與者拿出一天時間暫時遠離手機、電腦等技術産品和虛擬世界,享受現實世界的生活樂趣。
拔掉插頭 回歸現實
“回歸現實世界日”活動又被形象地稱為“拔插頭日”活動,呼籲人們暫時遠離手機、電腦等技術産品和虛擬世界。 來自美國亞拉巴馬州的沙龍 薩爾米恩托是一名博客寫手,以前她經常瀏覽因特網,但後來她發現,自己時常産生收到即時信息的幻覺,還會在夢中寫博客。薩爾米恩托因此決定,參與“拔插頭日”活動,暫時遠離虛擬世界。 “上網的時候感覺每時每刻都有上百萬條選擇擺在面前,所以我想拿出一天的時間不與技術産品打交道,這樣可以幫助我回到現實世界,”薩爾米恩托説。 西雅圖作家阿里爾 梅多 斯托林斯每週也有一天時間關閉電腦、手機和電視,並在她的博客裏倡導“拔插頭日”活動。 “我並不是反機械化反自動化分子,相反我喜歡技術産品。但後來我意識到,如果我睡覺前在查看電子郵件,醒來後又去看網絡視頻,這樣的生活方式有問題,”斯托林斯説。 加拿大電腦研發人員丹尼斯 貝斯特羅夫和阿斯托斯 拉耶克計劃在5月份開展一次全球範圍的“拔插頭日”活動,現在正在組織策劃中。
沉迷科技 影響生活
斯托林斯認為,現在很多人會習慣性地一邊開車一邊發短信,泡澡的時候也打開筆記本電腦,或是在晚餐時查看電子郵件。 “以前我以為這是我和我的同事才有的問題。但後來我聽到意大利人也在抱怨同樣的事,波蘭人和捷克人也不例外。我甚至還收到哥倫比亞人的詢問,”斯托林斯説。斯托林斯意識到,依賴技術産品、沉迷虛擬世界不僅是美國人的問題,世界範圍內都有類似情況。 美國網絡行為研究中心戴維 格林菲爾德博士説,他1999年在《虛擬上癮》一書中提到網絡使用強迫症時,很多人都還抱着不以為然的態度。 格林菲爾德指出,多項研究數據估計,有1%到10%的美國人因使用諸如手機、電腦等技術産品的方式對自己的日常人際交往、健康和工作造成了負面影響。 但是格林菲爾德提到,很少會有上癮者自行發起活動反對他們所沉迷的事物,科技上癮者發動的“拔插頭日”活動並不常見。 “上癮者通常被父母或愛人拖來戒癮。除非遇到法律糾紛或工作上的麻煩,上癮者一般不會主動尋求幫助,”格林菲爾德説。
現實世界 更多興趣
自從兩個月前薩爾米恩托開始參與“回歸現實世界日”活動後,她有了更多的興趣愛好。現在薩爾米恩托重拾畫刷,享受繪畫的樂趣,還報名參與志願者活動。 其實,薩爾米恩托有時可以整整一個星期都過“拔掉插頭”的生活。“那需要不斷努力才可以做到,”薩爾米恩托承認,“一星期‘拔掉插頭’的生活很好,感覺有點像隱居,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 斯托林斯現在同丈夫一同參加舞蹈課,在晚上拜訪朋友,並開始用筆寫信,而不是發電子郵件。 斯托林斯期待技術發展能滿足人們“拔插頭”的需求。“那時候會有一種手機,只要你告訴它不想在下午5時以後和星期天接收郵件,就可以在休息時段享受寧靜,”斯托林斯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