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4-28 記者:韓潔 羅沙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在北京召開全國高效照明産品推廣工作會議,部署首批5000萬隻獲財政補貼的高效照明産品的推廣工作,標誌着我國高效照明産品推廣工作正式啟動。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在會上指出,我國是照明産品的生産大國和消費大國,推廣高效照明産品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改善城鄉居民照明條件,對推動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為支持高效照明産品推廣,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補貼節能産品推廣新機制,採取了以企業為補貼對象、由企業將補貼資金讓渡給消費者的間接補貼辦法支持高效照明産品推廣。這是我國第一次運用財政補貼手段支持涉及廣大消費者的終端節能産品推廣。 張少春説,這種創新機制明確,高效照明産品將由中標企業負責具體推廣,推廣的産品數量越多,得到的補貼資金越多。財政資金不直接補貼給一家一戶,而是補給企業,由企業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減去財政補貼後的價格銷售給用戶,最終受益人是消費者。 他指出,我國還首次將高效照明産品納入政府採購範圍,借鑒國際經驗不僅選擇行業排頭兵作為推廣企業,而且推廣的産品也是達到較高能效等級、質量標準的高端産品。 此外,由於節能産品價格高,政府還加大補貼力度,對大宗用戶,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30%、城鄉居民按50%給予補貼,使推廣産品價格達到一般用戶和家庭都能接受的價格,保證推廣任務的落實。 在會議現場,兩部委與浙江陽光集團等13家中標企業現場簽訂了“高效照明産品推廣項目中標協議書”,這些企業將承擔5000萬隻高效照明産品的推廣任務。 作為節能減排的重要工程之一,我國計劃“十一五”期間通過財政補貼方式在全社會推廣1.5億隻高效節能燈,以逐步取代白熾燈和其他低效照明産品。據統計,
高效照明産品比普通白熾燈節電60%到80%,使用壽命多4到6倍。如果將我國在用的白熾燈全部替換為高效照明産品,每年可節電600多億度,接近於三峽電站現在全年的發電量,相當於節約2200多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多萬噸、二氧化硫排放59萬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