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超:CPI 3月份環比下降一季度仍處高位
    2008-04-17    記者:方燁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訊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16日宣布,今年一季度全國價格總水平處於高位,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8.0%,漲幅比上年同期高5.3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8.3%,環比下降0.7%。李曉超&&,儘管我國目前面臨着較大的物價上漲壓力,但是“控制價格還是有基礎的。”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商品零售價格同比上漲7.4%,比上年同期高5.3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9%,比上年同期高4.0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8%,比上年同期高5.7個百分點;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比上年同期高5.4個百分點。
  李曉超&&,今年我國面臨着比較多的新漲價因素:一是上游産品價格上漲從去年四季度以來開始攀升,包括工業品出廠價、原材料燃料動力供應價格、農業生産資料價格上漲都有所擴大。二是勞動力成本還在上升,並通過增加企業成本推動了企業商品價格的上漲。另外,我國還面臨着國際初級産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的外部環境。
  不過,李曉超也&&要想達到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8%左右調控目標,還是有基礎的。“首先我國財力基礎比較好,對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加市場供給、調節市場都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他説。
  其次,我國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將為控制物價提供一個大的宏觀環境。第三,農業生産情況較好。目前我國糧食儲備比較充裕,今年以來生豬生産也得到恢復。一季度生豬的出欄率增長1.9%,存欄率增長1.6%。最近財政部又增加了252億元的財政資金直補農民支持農業生産。此外,我國主要工業品供大於求的格局依然沒有改變。
  對於如何穩定物價,李曉超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議:繼續落實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調控措施;在經濟總量上要力求供給和需求的平衡;對農業生産給予特別的關注,特別是糧食生産和生豬生産;密切關注國際市場初級産品價格的變化並積極應對。
  相關稿件
調控CPI不能靠壓低糧價 2008-04-09
CPI和GDP,現在該優先考慮誰? 2008-04-02
讓低收入群體不再懼怕CPI 2008-03-31
專家:工業品價格上漲不會給CPI帶來長期壓力 2008-03-31
謝伏瞻:CPI統計方式尚無修改必要 200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