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首次“破7” 影響國人百態
    2008-04-11    本報記者:張莫 方燁 鄧華寧    來源:經濟參考報

  “人民幣兌美元突破1:7了!”
  “那又怎麼樣,跟我有什麼關係?”
  “你又不出國,手裏又沒外匯,當然跟你沒關係了。我得趕快把手裏的美元拋了!”
  這是4月10日上午記者在一家銀行的營業大廳裏聽到的對話。4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首度“破7”。這對於在國內生活、手中不持有外幣的人來説,也許是沒什麼影響。但是對那些手中持有外幣或是將要出國的中國人來説,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影響卻不可忽視。

外匯不多全部結匯

  楊女士生活在北京,因為女兒在美國留學,所以手中一直保留着部分外幣。前些天,眼看著人民幣匯率即將“破7”,她最終下定決心將手中的外幣全部兌換成人民幣。
  “我前後兌換了兩筆五萬美元,由於銀行的電腦在我辦手續過程中死機,中間相隔了三個小時,同樣數額的美元我前後兌換就相差了好幾百元人民幣,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升值帶來的心驚肉跳。”
  她告訴記者,現在她手中基本上不再持有外匯了,“現在換匯這麼容易,有需要時再兌換就成。而女兒要是在國外有積攢下來的錢,也會第一時間寄回國內換成人民幣。”
  李先生與楊女士有着類似的想法。2006年9月,他在某銀行選擇了一款一年半期的固定收益率的外匯理財産品,“當時想著收益率是5%多點,還挺合算。但是人民幣存款利率前後多次調高,人民幣升值又那麼快,現在想想,還不如當時就直接換成人民幣合算呢。”
  據了解,一般銀行給出的固定收益率外匯理財産品(美元)的年收益率為5%至6%,而人民幣定存一年期可以達4.14%的利息率,也就是説,一年內人民幣的升值幅度要低於1.86%才能保證這類外匯理財産品不具有匯率風險。而按照去年年內人民幣升值6.9%估算,1.86%顯然很容易跨越。記者了解到,有的銀行因美聯儲自去年底的持續減息而無法保證産品固定收益,已經被迫提前終止了外匯理財産品。

理財更加精打細算

  對於手中擁有大量外匯、且平時對其需求較大的人,如何更好地將手中這部分外匯資産保值增值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總的來説,人民幣升值讓他們對手中的這部分外匯更加精打細算了。”某外資銀行客戶經理小葉對記者&&。
  小葉説,由於現在美元對人民幣貶值速度很快,很多客戶會選擇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産品。“他們大概會選擇收益率在5%至10%之間的理財産品,起碼要趕得上美元貶值的速度。也有不少客戶將手中的美元換成歐元或澳大利亞元這樣的高息貨幣,以取得更高的收益。”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客戶表現得更加謹慎,比如在購買QDII産品時,會加大對偏債型産品的投資,減少對股票型産品的投資。
  外匯經紀服務提供商美國匯盛公司北京代表處工作人員小李對記者説,儘管人民幣升值對於個人外匯買賣交易沒有直接影響,但是人民幣近期持續升值的趨勢客觀上促進了人們投資理念的發展,“手中有外匯的人就會想,與其等着我手中的美元慢慢貶值,不如進行一些投資。而有較高風險偏好的人就會選擇炒匯。”他&&,目前參與炒匯的人數慢慢在增加,一定程度上是受了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旅游留學得實惠

  人民幣升值,對到美國留學的人而言無疑是件好事。陳先生的女兒在美國讀書,每年需要交兩萬美元的學費,“以前每年至少要為女兒負擔15萬至16萬元人民幣的學費。但隨着人民幣升值越來越快,現在交的錢少了,我也越來越輕鬆了。”
  在出境旅游方面,世紀東方國際旅行社的顏麗&&,人民幣匯率“破7”並不會給整個出境游的客流量帶來太大影響。但從個體上講,出國旅游消費比以前更實惠了。比如到境外購物,在美元匯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刷卡消費可以使最終的人民幣還款金額更少。“以去美國為例,要是今年2月去美國旅游消費了1000美元,當時用現金兌換的話,需要人民幣7160元,而要是用信用卡的話,到現在再還款,只需要花費7000元左右,無形中就節省了100多元。”

  相關稿件
中間價首次“破7” 人民幣匯率邁入“6時代” 2008-04-11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元匯率將逐漸回穩 2008-04-11
[匯市•2008-04-09]人民幣匯率回落10個基點 2008-04-10
[匯市•2008-04-07]人民幣匯率逼近7元關口 2008-04-08
為避免匯率損失 出口紡織企業多棄美元結算 2008-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