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惠氏、美讚臣等部分“洋奶粉”紛紛上調零售價格。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各大進口品牌奶粉不斷提價,目前市場上多款900克桶裝嬰兒配方奶粉的價格已逼近甚至超過200元。 專家分析,全球糧食價格上漲,導致奶牛養殖成本上升,國際市場包括奶粉在內的乳製品價格大幅攀升。另一方面,乳製品需求旺盛,部分消費者對“洋奶粉”的追捧,也成為其價格不斷走高的有力支撐。
“洋奶粉”接連提價
4月份,多個進口品牌奶粉宣布提高零售價格。其中,惠氏所有“金裝”系列的配方奶粉均納入調價範圍,平均漲幅在7%左右。多美滋奶粉調價的平均漲幅約為5%。 “我們已經接到部分進口奶粉供應商的調價通知。”聯華超市相關負責人孫明&&,具體的實施方案正在進一步審核中。 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起,進口品牌奶粉的調價步伐不斷加快。去年8月份,雅培公司對3個品種的奶粉産品進行調價,價格漲幅約為5%,12月份,雅培“金裝”系列嬰兒配方奶粉、孕婦奶粉的零售價格平均上調6%左右;2008年初,新西蘭恒天然集團旗下的安滿奶粉上調零售價格;美讚臣、雀巢等進口品牌奶粉也在4月前後調價。 記者走訪上海多家大型連鎖超市發現,以900克桶裝嬰兒配方奶粉為例,目前,多美滋、美讚臣、明治等主要進口品牌的售價都在200元左右。與去年同期160元左右的價格相比,漲幅比較明顯。 從零售終端的反應來看,儘管進口奶粉調價的品種、時間等不盡相同,但“價格走高”已經成為共同的趨勢。
飼料漲價推高全球奶價
“從全球範圍看,2007年以來,牛奶及乳製品價格出現明顯上升。”上海奶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新&&,飼料價格上漲是重要原因之一。 據分析,在奶牛飼養成本中,玉米等飼料成本佔到七成左右。由於美國等一些國家鼓勵開發替代能源,加大對燃料乙醇的補貼,直接推動乙醇的主要生産原料——玉米價格大幅上揚,並達到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 飼養成本增加、養殖效益下滑,限制了奶農擴大生産規模的積極性,再加上乾旱天氣等不利因素,澳大利亞等牛奶大國産量減少。此外,歐盟調整農業政策,取消了對奶製品的出口補助。歐洲是全球主要的牛奶産區之一,政府減少補貼使牛奶産量下降,並導致國際市場供給下降。 由於奶源供應減少,奶價一路攀升,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數據,2007年全年,美國一級牛奶的平均價格約為18美元/英擔(注:1英擔約等於50.8公斤),而2006年的平均價格還不到12美元/英擔。歐洲及美國、印度的主要奶製品公司紛紛上調牛奶收購價格。 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累計進口乳品29.9萬噸,比上年下降了14.2%;但進口金額為7.4億美元,同比增長33.3%。其中,奶粉、乳清粉的進口均價同比漲幅分別高達53.7%和80.6%。
旺盛需求支撐價格走高
專家分析,漲價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許多企業不敢貿然提價。目前,國內高檔嬰兒配方奶粉市場基本上被進口品牌掌控,且消費需求不斷增長。 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負責人&&,目前,我國已進入生育旺盛期。由於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出生的年輕人進入生育高峰,預計今後10年,我國生育水平將逐年回升,形成生育小高峰。 近年來,我國高檔嬰兒配方奶粉的市場規模已達到50億元左右。儘管一些國內乳品企業開始把重心轉向高端産品,但消費者對進口品牌奶粉的認可度明顯高於國産品牌。在高檔嬰兒配方奶粉市場,“洋奶粉”佔據九成以上份額,産品的利潤空間、定價主動權也相對較大。 今年3月,美國惠氏公司投資20億元,在蘇州興建全球最大的奶粉工廠,建成後將主要生産高檔嬰兒配方奶粉。惠氏中國營養品部副總裁張國華&&,2007年惠氏營養品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了40%,“上海工廠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消費者的追捧,讓“洋奶粉”似乎不太擔心因為漲價而流失客戶。原本,進口品牌奶粉不斷提價,可以成為國內乳品企業拓展市場的一個好機會。但奶業專家施大生&&,國內企業往往跟着人家在各種添加物的功能上做文章,缺乏製造“低熱強度奶粉”的工藝技術,忽視了“奶粉本身的品質”。 上海奶業行業協會乳品加工委員會主任顧佳升説,目前,國際標準根據液態奶“熱處理強度”的不同,將奶粉嚴格區分為高、中、低、極低4個品質等級,而我國現行的國家標準對此還沒有規定。“國內企業出於技術上的無奈,國外企業則利用國家標準的空缺,實現其商業利潤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