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畢業生,曾經還是畢業就意味着捧上金飯碗的天之驕子,如今卻幾乎沒了優越感,不僅要心情忐忑地四處游走於各種招聘會,還得面對低於期望值的薪酬待遇。 在珠三角,伴隨着民工荒和大學生就業難的交織出現,近年來從招聘市場傳出信號——大學生的起薪點甚至低於熟手農民工。當低薪時代逼近天之驕子時,程度不同地影響了大學生們的就業觀。
大學生起薪點低於公眾期望值
胡小珂是廣州大學一名本科畢業生,從春節開始,他便忙不停地穿梭在各種就業招聘會上。招聘會人頭攢動的場景讓他有些透不過氣來,因為就業難的嚴峻形勢已擺在面前。而更讓他鬱悶的是,招人單位對本科畢業生基本上都不約而同地給出了1200元至1500元的基本工資,運氣好一點的也只有2000元。碩士畢業生起薪點則基本在3000元左右。據説,這已比去年的水平略有上漲了。 拿着低於2000元的月工資在廣州生活,雖然可以衣食無憂,但租房、吃飯、買衣、通訊等基本生活費用一開支就只能是個“月光族”了。“這點工資在廣州這種高消費的地區只能是個糊口的概念,買房就想都不要想了。”胡小珂説。在小胡看來,不能買房安居就不能表明在一個城市真正地立足下來。 廣州市面向外來務工人員的招聘會也在同期舉行。從這些招聘會傳出的信息表明,一個餐飲行業的服務員月工資也有1000元左右,而車工、鉗工等熟手技工的工資起薪點則多在1800元至2000元不等。而且這種高工資還未必能招到人。 這種情形並非今年才出現。新華保險廣東分公司人力資源部主任王明友認為,産生這種現象也是市場規律使然,熟練技工需求缺口大,而且企業不用再投入培養費用,直接可為企業創造財富,而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激烈,趨向飽和,還需要經過上崗培訓等才能步入正常工作,企業不可能不把這部分成本算上去。所以,大學生起薪點暫時低於熟練技工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記者隨機採訪的大學畢業生説,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目前的起薪點還是低於心理期望值。
“重薪”還是“輕薪”的選擇
已工作一年的研究生賈清是去年從暨南大學畢業的,她有些不滿地告訴記者:“我兩年前本科畢業時和兩年後研究生畢業的起薪點是一樣的。現在大學畢業生的身價貶值了,這種狀況讓我感到讀這個碩士沒有必要。” 賈清遠比她的師妹劉琼幸運,雖然起薪點低於期望值,賈清還是找到了一份自己滿意的工作。劉琼是浙江人,本想留在廣州工作,可一直沒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只好與一家湖南的企業簽了約。“至於工資我問都沒問,反正先找到工作再説吧。”劉琼告訴記者。 賈清與劉琼的擇業反映出對薪酬的不同心態。劉琼告訴記者,她的同學們針對“起薪點”進行過激烈的討論,基本上形成了兩種觀點。 一是“重薪”,十分看重起薪點,認為起薪點決定了工作幾年內的經濟基礎情況,是擇業時首先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二是“輕薪”,不把起薪點看作是擇業的首要因素,認為只要自己幹上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愛的工作就好,對於薪酬不太在乎。
起薪點變化影響就業觀
記者在高校大學生畢業生採訪時了解到,起薪點影響着大學生們的就業觀,而大學生們也在根據起薪點的變化調整着就業觀。 中山大學畢業生張海良已與廣東省惠州市一家企業簽訂了就業合同,起薪點為1500元。他説:“現在找工作難不難,關鍵在於就業心態,其實就業機會是大量存在的。現實的情況是,雖然仍有少數行業或企業對大學畢業生保持着較高的工資水平,而這些少數行業對用人十分挑剔,只有少數人會成為幸運者。其它的行業普遍都不高。這種情形就要求我們應理性地直面現實,更不能把起薪點看成是就業的惟一權重,這樣的話,找工作的難度便大大減少了。” 而不少已工作的大學生則認為,起薪點並不能完全決定工作收入,將來的收入水平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更多取決於工作能力。 廣州市勞動力市場服務中心主任張寶穎則指出,應對大學生“低薪時代”,高校應該加強就業前指導,聯合社會與勞動、人事等相關政府部門向學生分析目前的就業環境和薪酬環境,幫助大學生在就業前建立客觀理智的心態,充分了解社會的需求,避免學生自視過高,以至難以就業或就業後過於失望而難以適應工作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