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8-03-24 本報記者:王文志 肖波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三一集團3500萬元重獎已故公司高管李冰先生的報道引發了各媒體熱評,也有人不相信是真的,認為三一是炒作,其實,我們並非是炒作,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三一李冰獲獎的額度只能説是相當一般,更重要的是,這是‘三一文化’的具體體現,其目的在於維護公司誠信,保持核心員工穩定,保持公司相對競爭優勢。”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向記者如此闡述。 “100萬元打工仔”幾年前在三一集團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按照三一董事長梁穩根的説法,三一要成為“造富工廠”,要有大量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在三一産生。“三一今天已基本做到了這一點。”向文波頗為自豪地&&。 在2月29日召開的三一集團慶功大會上,三一集團不僅對在抗冰救災鬥爭中表現突出的15位一線職工給予重獎,同時拿出了1億元和眾多股票向公司的研發、技術骨幹和管理者給予獎勵。 這批獎金中,最大的一個“禮包”是獎金總額高達3500萬元的“過百億突出貢獻獎”,得主是3年前去世的三一前研發領頭人李冰。在此次獎勵中,三一高管兼研發核心人士易小剛、吳冬香等分別獲得了1222萬元的稅後獎金;三一重工董秘趙想章獲獎金1002萬元;陳林、朱紅等技術骨幹分別拿到了389萬元和62萬元的獎金。 “假如以公司高層舉例不能説明問題的話,同樣是工程技術人員出身的一位姓吳的員工,公司贈予其相當於三一重工400萬股權益,其個人資産也超過2億元,我想公司如果要是炒作的話,炒作這些人可能更有價值。”向文波如此反駁“炒作論”。 李冰來到三一之前是長安大學工程機械系副主任,是國內工程機械尤其是壓實機械的著名專家,1999年加盟三一。加盟三一後,李冰曾任三一重工研究院院長、副總經理,主持研發出數種壓路機系列築路機械,産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獲十多項國家專利,並多次承擔國家863項目研發。 向文波認為,對李冰的獎勵,一是兌現承諾是為了維護公司誠信。當時對李冰的獎勵本來是有條件的,但設定條件時確實未曾考慮當事人去世的因素,董事會研究這個問題時,大家認為,李冰是去世在崗位上,為了讓李冰安息,為了讓其家屬有可靠的生活保障,也為了維護公司誠信不受質疑,公司決定全額兌現公司承諾。二是兌現承諾是源於公司文化,就是公司必須誠信經營、以人為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