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從四方面加強高新技術産業化
    2008-03-24    記者:李延霞 任芳    來源:經濟參考報
  據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23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高新技術要實現産業化,有四個方面的因素需要加強。
  路甬祥説,第一,需要加強創新源頭的供給。中國政府要持續增加對基礎和前沿探索、公益性研究方面的投入,加強原始性科技創新。並要繼續擴大開放,學習和分享全人類創造的最新知識和技術,並在此基礎上再創新。中國人口占世界1/4,即使今後達到先進國家的水平,也大體只能創造世界1/4左右的知識和技術,而中國目前的科技和教育還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第二,必須加快建立有利於公平競爭、創新友好的市場環境。在法律和政策體系中,要貫穿鼓勵創新的基本原則。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企業意識到只有通過創新才可能贏得競爭優勢,才能主動成為技術創新的主角,才會努力地從國內外吸取新知識、新技術,發展成為新産品和新工藝。
  第三,在全社會倡導建立創新友好的文化環境。創新是一種艱苦而高風險的創造性勞動,需要創新者擁有自信心、創造力、持之以恒以及奉獻精神,也需要社會鼓勵創新、支持創新、誠信合作、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
  第四,創新教育。應該轉變教育觀念,發展素質教育,注重開發學生對客觀世界的好奇心、自主探索精神,同時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創業的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宏大的人才基礎。
  相關稿件
明確小型微利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判定標準 2007-12-12
醫藥高新技術交易會將於本月在京舉行 2007-11-06
西藏高新技術企業:在蹣跚中起步 2007-10-26
中國希望增加高新技術産品進口促進貿易平衡 2007-10-26
第九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開幕 2007-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