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耕備耕時節,記者深入山東農村,傾聽糧農心聲,實地查看麥苗長勢。記者發現,不少麥苗因播種晚而影響生長,有的麥田則遭受了凍害。一些糧農對糧食增産缺少積極性,對糧食生産不願過多投入精力和物力,而對化肥價格的高漲則&&出不滿,這些都將對今年夏糧豐收産生不利影響。
 |
|
本報資料照片 | 播種推遲影響麥苗生長
陳德民是鄒平縣韓店鎮舊口村種糧大戶,近幾年每年種糧面積都超過200畝,是農業部表彰的全國百名種糧大戶之一。問起今年的小麥苗情,陳德民一臉憂慮:“今年苗情很不好,種糧這麼多年來,從來沒遇到這種情況。”在陳德民家的麥田裏,他指着麥苗説:“往年這時候麥苗已長到一虎口高了,可今年一冬麥苗幾乎沒長。”他拔起一株麥苗指給記者看:“現在麥苗還沒分叉,往年這時候有三四個叉了。” 分析今年苗情差的原因,陳德民説:“看起來主要是播種晚了。去年播種的時候,正好遇上連續陰雨天氣,地裏濕,進不去播種機械,播期比往年晚了半個月到20天。往年都是10月1號左右播種,去年到10月20多號才開始種,我們這一帶十月底播種的很普遍。” 陳德民告訴記者,現在離春季麥田管理還有近一個月時間,一般是春分時澆地追肥。他這幾天到麥田裏轉轉,看到麥苗生長緩慢,從來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遭受凍害 苗情偏差
記者在膠東地區採訪時了解到,膠東地區由於經常遭受寒流襲擊,今年不少麥田遭受了凍害。萊州市文峰鎮趙家村黨支部書記劉豐義告訴記者,春節前一場寒流,把村裏的麥子凍壞了。記者跟隨劉豐義到麥田裏查看時發現,很多小麥的葉子凍得乾枯了。 記者在採訪山東省農業廳生産處生産科科長池方時,他告訴記者,今年山東省小麥苗情與常年相比偏差。受播期推遲和凍害影響,苗情與常年相比略顯偏弱,一類苗比例有所降低,二三類苗比例有所增加,部分麥田雜草較多,病蟲越冬基數大,地區間苗情差異較大。
種糧不如打工 農民缺乏投入積極性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一些種糧大戶外,大部分農民對種糧不是很上心,很多人都是以打工等産業為主,兼顧種糧,因而對種糧的管理上不肯下功夫。 記者在魯西南的滕州市採訪時,發現很多農民在春季麥田管理上簡化了程序。東郭鎮大塢溝村支書趙祟武告訴記者,過去,農民開春後都在麥田再施一次肥。現在都圖省事,播種時把化肥一次上足,搞“一炮轟”,過了年不再施了。村民邢佑軍説:“現在農民都願意出去打工,一天怎麼也能掙個五六十塊錢,施肥太麻煩,而且還得去買化肥,現在化肥又貴,多施一次肥就是能增産百八十斤糧食,扣去肥料成本,還不如出去打上一天工掙得多。” 滕州市農業局農技推廣站站長姚德常分析説,現在比較科學的施肥方式是配方施肥,地裏缺啥元素,就有針對性地施肥。“一炮轟”是很原始落後的施肥方式,容易造成肥力流失浪費,而且過年後不追肥,容易使麥子生長後期脫肥,而影響産量。但現在農民對糧食增産的積極性不高。 據記者了解,現在很多糧農種糧的目的就是種出個口糧,不用買糧食吃,産量高低不是很在乎,這對糧食增産非常不利。劉豐義説:“我們這個村有150畝麥子,一共百十戶人家,一戶兩畝多地。現在村裏40歲以下的人沒有在家的,都出去打工,但家家戶戶還種着糧食,因為種糧也不是很費事,但也不下力。種了糧食一般也不賣,存着糧食自己吃,平時零花靠打工,糧食除了吃的就是存的,有的不存在家裏,送到麵粉加工廠存着,到時候去拉麵粉吃。基本上每家現在都存着一兩千斤糧食。”
糧農盼望肥價能降下來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種種糧心態在不少農民中都存在。特別是化肥價格持續高漲,讓他們不願過多地投入。種糧大戶陳德民説:“現在化肥價格確實太高了,往年我們這裡的農民都是春節前就早備好肥了,這兩天出去看看,只有零星備肥的。我往年開春用的尿素都是早備好了,每畝施上25公斤,現在肥價還是很高,我想再等等看,能不能再降點。去年播種時,尿素最貴漲到102元一袋,春節前稍微降了一點到了96元,還是挺貴。” 劉豐義説:“我看化肥價格還有上揚趨勢,現在複合肥到了160元一袋,比上年漲了40多元錢,而且沒有下降趨勢。現在整個化工産品價格都在漲,我們這裡有搞海上養殖的,需要硝酸鈉來肥水,去年才兩千四一噸,今年漲到三千四。要想糧食增産,不投入精力,不多上肥不行,可現在農民也會算賬,增産那點糧食與增加的投入相比,基本上沒賬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