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12-24 記者:康淼 許雪毅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新華社福州12月23日電
目前有關中國房地産是否出現“拐點”的爭論越來越多。對此,北京科技大學教授、經濟學家趙曉23日在福州&&,房地産不可能這麼快出現“拐點”,中國房地産還有10年-15年的發展良機。 在當日此間“海峽西岸發展論壇”上,趙曉用“發展迅速、差距仍大”來形容中國房地産業的發展。他説,2001年以來,中國房地産業發展速度非常快,房地産已成為我國重要支柱産業,但其發展進程還是滯後於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目前中國房地産(住宅)只完成1/3的進程。 “中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10年內增加了50%,去年已經達到25平方米,但還只有45%左右的人居住在城鎮,這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中國房地産業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趙曉説。 深圳等城市最近出現“房價下降、有價無市”的現象,萬科等房地産公司降價拋售樓房等,一些專家、業界人士由此認為中國房地産出現“拐點”。趙曉認為,中國房地産不可能這麼快出現“拐點”,即使有拐點也只是暫時性的,因為中國房地産供需壓力還在加大。 “但這並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地産公司都有良好的發展機會。”趙曉説,房地産業資本門檻越來越高,政府正在“擠牙膏般一點一點”供應土地,只有那些擁有強大資本基礎的房地産商才能拿到地。青島市最近拍出幾塊土地,當地開發商沒有“拿”到一塊地,全部被外地有實力的開發商“拿”走。房地産資源將更多地向優勢公司集中,將來70%的開發商將可能“出局”。 |
|
|
| | |